恋上腹黑真命天子此外,医院设立“优质护理服务专项基金”,护理部制定“优质护理服务专项基金分配方案”,每月有侧重地对护士们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予以专项奖励,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对于能够科学、合理、动态排班的护士长给予倾斜,调动了护士长的管理热情、提升了管理水平。
多年来,在滨城百姓心中,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直以其领航医学前沿的医疗技术被滨城乃至整个辽南地区的百姓所认可和青睐,而对于在这里住过院,享受过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患者来说,优质的护理服务成为让他们满意、感动、口碑相传的又一面旗帜。
2010年12月,大医一院护理部以其深厚的底蕴跻身卫生部首批20家国家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行列。在项目建设期间,获批中华医学会糖尿病教育培训基地、辽宁省急症护理培训中心、大连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及大连市静脉输液培训中心;2013年,原卫生部组织“第三方护理满意度调查”,大医一院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为97.39%,在全国112所医院中位居第五,2014年名次再度提升,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名列全国第四位;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2015改善服务创新亮点展示评选活动”中荣获“优质服务岗”;在2015年和2016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医院擂台赛”中,护理部连续2年荣获“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十大价值案例。
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大医一院护理团队有46个护理单元荣获国家、省、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92人荣获国家、省、市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优秀护士、“百姓心目中护理天使”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是大医一院护理团队站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目标的开始,更是全省护理学科跨越式发展的里程碑!大医一院护理人将继续秉承“服务、创意、做什么都要好”的院风,不断探索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继续引领优质护理服务向科学发展、纵深发展、和谐发展,为健康中国的建设保驾护航!
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护理信息化的建设成为护理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经之路,同时也给护理工作程序带来了诸多益处,使流程简化并且逻辑性更强。史铁英主任介绍,大医一院护理部依托该院信息化建设平台,推进PDA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实现输液、标本采集患者身份确认的智能化,生命体征录入快捷化,确保了患者安全,使患者放心的同时,更减少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大医护理云平台”数字化技术优势,实现网络培训、学习共享、考试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提升了管理效率。
学科建设是优质护理的“原动力”,是铸就护理特色品牌的关键。史铁英主任表示,作为首批20家国家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辽宁省急症护理培训中心”,大医一院护理部十分重视护理学科建设,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出台相关制度和岗位培训标准,对护理人员分层进行培训,进一步完善护理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将基础护理操作流程修订完善并转化为视频通过院网发布,为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2016年11月,在辽宁省卫生计生委主办的省直医疗机构护理岗位技能竞赛中,大医一院参赛团队在17家省直属医院的激烈竞争中,以绝对优势取得留置针静脉输液和三人轴线翻身两项第一名,并以微弱的总分差距屈居盛京医院之后,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骄人成绩。2017年4月,首届辽宁省动脉血气采集安全规范操作大赛在沈阳召开,全省40多家医院参赛,大医一院参赛护士脱颖而出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大医一院注重护理专科护士培养,利用“国家临床护理重点专科”项目经费,选派优秀护理骨干分批次派到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进修学习。现有急症护理、PICC、造口治疗、重症护理、手术室、腹膜透析、助产士、疼痛、肿瘤、糖尿病等专科护士101人,促进了专科护士向专业化发展。作为“辽宁省急症护理培训中心”,已经连续开办10期辽宁省“急症专科护士培训班”,共招收学员220名,她们学成之后,回到各自单位,均已成为急症专科骨干力量,促进了辽宁省急症专科护理的发展。
同时,医院开设护理专科门诊,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服务,以满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包括PICC护理、造瘘口(膀胱、结肠)护理、褥疮等家庭护理以及疾病相关健康指导等,使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够享受到规范、专业的护理服务。
大医一院护理部重视护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有效措施提升护理科研创新能力。一方面医院派出科研骨干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科研讲座,另一方面选派有科研意识的护士到医院科研实力强的科室进行轮转。同时,邀请护理专家在院内举办护理科研系列讲座,有计划培养护士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护理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培养“科研护士”。每年均举办多次大型主题培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使护士们开拓眼界的同时,更提升了科研意识、活跃了学术氛围;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为临床护士提供了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平台,报告会质量颇高、极具意义,让临床护士在交流中学习,在聆听时思考,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以扎实的基础、开拓的视野做好临床护教研各方面工作。2011年至今大医一院护理部获批国家、省、市护理科研立项40余项,省、市各类科技奖励20项(其中荣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新技术1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4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实现了SCI论文的零突破。
护理部格外重视护理教学人才梯队建设,选拔高学历、临床经验丰富的青年护理教师参与教学,通过试讲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同时,更保证教学授课质量;在春季和秋季新学期之初,护理部召开本科教学师生座谈会,在座谈会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师生间在相互肯定、彼此认可既往教与学之外,更多的则是开诚布公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护理部注重临床实习护生的技能培训,引入国内先进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用于护理学院本科学生的技能训练,实现了理论与技能的完美结合。2015年,《外科护理学》成功申报辽宁省教育厅“2015年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课程”,是辽宁省唯一获批的护理学专业类课程。2016年参加“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护理技能大赛”,该院护理部培训并选送的三名本科实习护生均取得大赛二等奖的佳绩。2017年该院临床护理教师参加全省“急诊急救临床护理实践”说课比赛以绝对的优势荣获一等奖。
大医一院护理部引领“主动服务-感动服务-亲情服务-人文服务”的理念,倡导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中,开展争创“全程服务-人文病房”活动,在全院掀起创优争先热潮,推陈出新拓展护理服务内涵与外延。
据史铁英主任介绍,各科室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实施个体化、专业化宣教,具有专科特点的科室还为患者提供“特色服务”:如内分泌病房的“健身时间”、呼吸病房的“健肺时间”、神经内科的“康复之家”等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建立“电话回访”、“护理专科门诊”,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设立门、急诊护士导诊岗,进一步完善医院“一站式”护理服务。
病房配备各种便民措施,让住院患者从心里感到慰藉:自行制作的各类提醒卡和墙报、装满应急物品的“爱心箱”、广受好评的“阅片箱”、每月的英语查房、自行整理的各类手册、彩泥便标本模型,细节之处见真情;为了实现与外籍患者更有效的沟通并及时分诊,门诊导诊岗启动“英语大讲堂”活动,“门诊信息小分队”等方式不断提高服务品质。
此外,每逢春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护士们利用休息时间制作新年贺卡、新春送福、包饺子等,全院开展“护患一家亲,春节大联欢”、猜灯谜等活动,给患者营造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这份不是亲人更胜亲人般的关爱令患者及家属感动不已,成就了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大医一院护理团队明确自身使命并积极行使社会责任,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多年来,无偿接收近30余所“技术协作医院”以及省内兄弟医院护士进修、学习,派出多名护理骨干分别赴也门、青海、朝阳、西藏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援助和国内帮扶,毫无保留地将开展护理垂直管理、优质护理服务、专科护士培训的经验传授给她们,促进了国内外护理事业的共同发展。迎接全国几十所医院1000 余名护理管理者、骨干来院参观、交流,分享该院的护理成果,并开展多种形式的义诊活动,将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惠及到院外患者。
史铁英主任表示,护理部积极响应大连市卫生计生委号召,在每次的抗震救灾、“甲流”、“禽流感”等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医一院护理团队也一直冲在前面: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护理部以最快的速度选拔出各专科护理骨干6人,随医院医疗队奔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第一线,大医一院的护理水平得到灾区政府及患者的高度赞誉。
此外,大医一院QCC活动的丰硕成果被辽宁省内的同行认可,护理部先后派出3批次到大连市各大医院进行专题讲座,使QCC这种新型管理工具在辽宁省、大连市的推行发挥了大医一院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有效提升了护理品质管理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