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桶装水协会5月11日,湖南省庆祝中国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在长沙召开。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6位青年代表,结合各自经历,展示了不一样的青春风采,诠释了青春的N种定义。
师范教育,不仅是教育青年,更是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新时代教育人才。作为肩负立德树人重任的思政工作者,工作13年来,我一直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树好信仰,讲好信仰,种下信仰。
7年前,我带头组建了“筑梦”辅导员团队,这是一支平均年龄28岁的队伍,从初期的7人到现在的23人,我们积极探索思政课“政治性、青年味、湖湘范、专业度”的融合,着力打造了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思政课和文化产品,让红色文化在同学中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让湖湘精神和湖湘文化彰显出新的时代内涵。
我们推出了创新思政课程《红色中国》,将近百年来的红色故事通过青春的语言、时尚的元素、趣味的方式在线上线下呈现。一年中,线上选课总人数达一万多人,全国选课高校达57所,后台经常充满同学们热情洋溢的留言,线下课程也是每期爆满。
为庆祝建党百年,我们打造了“画说党史”系列手绘漫画。通过绘画,展现一代代员的青春故事,从人物“小切口”述说时代“大背景”,漫画在全网推出后随即成为网络“爆款”。
2020年,我被选为团省委首批省级青年讲师团成员,青春时尚的TED演讲方式再次丰富了我的思政教育经验。两年来,我与全省其他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讲师们一道,将思政课堂从教室搬到了基层一线。去年,在湖南共青团党史学习教育“万人万场”的宣讲热潮下,我们开展的小微型宣讲超2.7万场,线万,真正打通了理论武装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多年的思政教育实践经验让我满怀斗志和信心,思政课不会是一门“酱油课”,而是立德铸魂的中心课,思政工作者也不只是答疑解惑的“经师”,而更应该成为为青年引路、系扣、筑梦的“人师”。
我将始终坚持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参与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课”格局,用信仰不断浇灌出一朵朵时代的绚烂青春之花。
我是一名来自湖南航天一线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团队是一支35岁以下青年占六成的“科研青年军”,我们始终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突破多项浮空器关键技术贡献青春力量。
浮空器是利用轻于空气的气体来提供升力的航空器,目前是一项公认的没有被攻破的世界性难题。囊体是浮空器系统组成中最庞大、最重要的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浮空器的生命力。我国对临近空间和对流层浮空器的研究起步较晚,欧美国家长期处于领先水平,并在关键技术方面对我国严格封锁。
在接到公司下达的“誓必攻克囊体高精度焊接难题”责任令之后,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磐石”青年突击队,不断改进方法、调试环境参数,终于解决囊体焊接1毫米误差的问题,囊体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开展各种耐候性试验中,我们足迹遍布天南海北,有时就在荒芜人烟的沙漠中、戈壁上、草原里驻守长达八九个月,水土不服、饮食不规律、昼夜不分等带来的各种身体不适和病痛,我们都经历过。
最难以忘的,是在长达200多天北方靶场外场试验中的一次经历。那天,一场台风突然来袭,恶劣天气虽然危险,却是检验产品的最佳时机,其他人员都撤离至上风区,仅留下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在方舱中,雷电交加,狂风呼啸,疯狂撕扯着飞艇和方舱,方舱猛烈地晃动,仿佛坐着过山车,对讲机里刺耳的滋滋声时断时续……我和队友下意识地掏出手机和家人通了电话,简短交待了一些事情后,迅速平静下来,紧盯各项参数,快速研判和应对。最终飞艇成功扛过了台风的侵袭,极限耐候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在航天科工集团创立浮空器产业的十多年里,我们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成功完成各类浮空器的飞行试验和应用,临近空间浮空器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对流层浮空器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作为航天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将全面贯彻习“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动员令,发扬“闯、创、干”的精气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攀航天科技高峰,为新时代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交出湖南答卷!
2006年12月,我来到船山大道消防站,开始了一名普通青年向合格消防员转变的历程。
刚接受高强度体能训练时,浑身肌肉酸软无力,上楼梯只能爬上去,吃饭的时候手抖得连筷子都抓不稳。半年后,体能达标的我开始跟着老兵一起出警,但作为学徒只有“观摩”资格。
一次,一个加油站失火,油罐熊熊燃烧,火情十分严重。现场指挥员突然对我说“你上!”那是我第一次拿起水枪直面大火,高压水枪强大的后坐力推得我连连后退,即使隔着十几米,整个脸也被大火烤得滚烫,火苗往上窜、不停翻滚,每向前走一步,都能感受到高温从战斗靴传遍我全身。
那时我才明白,实际作战比平时训练要困难百倍,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员任重而道远。之后的执勤训练,我每次都主动加操加练,灭火救援中,我冲锋在前、义无反顾。被困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感激和赞誉,让我觉得一切拼搏都是值得的。
16年来,我先后参与处置各类灭火救援任务4800余起,营救被困群众20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至少千万元,主动请缨参加四川汶川地震等跨省市重大灾害事故救援13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消防救援队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铮铮誓言,逐渐成长为“不怕死”的钢铁战士,先后荣记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9次。去年,我获评“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亲切接见,这时刻激励着我、鼓舞着我。
消防救援队伍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建、为人民而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时刻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我们做到了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用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辛苦指数,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作为新时代基层消防指挥员,我将以习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时重要训词精神为指引,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贡献“消防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是一名来自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今天我鼓起勇气、敞开心扉,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长体会,希望自己的小故事能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给正处在逆境中的青年朋友带去勇气。
命运坎坷,我唯有自强不息。2001年,我出生在衡阳县船山村的一个小山坳里。大概从5岁开始,我慢慢感受到身边小朋友们异样的眼光,从他们嘴里听到了小儿麻痹症,也终于明白了母亲为什么总摸着板凳走路。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我和母亲只能相依为命,靠着每月不到200元的低保艰难度日。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我却总要担心下顿能不能吃饱肚子,明天还能不能继续上学。我也曾彷徨,也曾抱怨,但我知道,作为家庭唯一的希望,我不能自怨自艾,更不能屈服于命运。
党恩如山,我始终砥砺前行。加入了少先队,我聆听了夏明翰、郭亮等家乡革命先烈的故事,觉得自己的苦难和他们比起来都不算什么。初中时,我懂得不仅仅要照顾好母亲,还要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收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录取通知书时,我既兴奋又焦虑,兴奋的是付出终有回报,焦虑的是学费怎么办、妈妈怎么办?关键时刻,学校党委为我和妈妈安排了免费住房,学校共青团帮助我筹措爱心款。在学校的这几年,我很安心、也很暖心,过两天我将参加专升本的考试,向着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
饮水思源,我坚持崇德向善。大学期间,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持投身社会公益,主动参加疫情防控。最令我难忘的是,在建党百年之际,作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人选,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习的亲切接见。当见到习那一刻,我激动万分,眼泪夺眶而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伟大的党,给予了我们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舞台和机遇。
生逢盛世,我的青春是多彩的;重任在肩,我的青春是奋斗的。未来,我将牢记习的谆谆教诲,用脚步丈量三湘大地,用耳朵倾听三湘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三湘时代脉搏,积极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努力发挥医护专业特长,以实学实干实绩回报党和人民,努力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我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低镉水稻选育创新团队的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事水稻育种工作10余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让种业装上更多“中国芯”,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习2018年4月来我院三亚南繁基地视察时,作出了“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今年2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来我院调研时,也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作为袁隆平创新团队的一员,我深受鼓舞,也更感使命责任重大。我所在的团队大部分成员都是年轻人,为了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我们成立了“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推动“藏粮于技”的要求落实落地。
面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种业自主创新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院从重金属土壤修复、降镉栽培、品种选育等方向入手,开展了“镉大米”治理研究工作,我所在的团队主要承担镉低积累水稻基因种质创新与品种培育。2017年我们率先研创出水稻“亲本去镉技术”和“基因编辑低镉水稻”,2020年我们率先实现了“理化诱变定向改良”,并创制出“理化诱变低镉水稻”,突破了常规方法选育的“应急性低镉水稻”在中、重度污染稻田种植稻米镉可能依然超标的瓶颈。
虽然研究取得了突破,但依然存在种源技术“卡脖子”风险,我们只能再次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开辟创新水稻种质的新途径,充满了艰辛与曲折,我们尝试各种方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反复进行实验验证,花了几年的时间获取处理过的种质材料,夜以继日筛选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技术与材料的双突破,我们团队培育的低镉水稻正在进行示范试验,未来有望在我省大面积应用,基本解决全省“镉大米”问题。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将胸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深耕田野,原始创新,在保障我国种源和粮食安全的青春赛道上,跑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成绩!
高中时,因朝夕相处的好友意外离世,我曾陷入焦虑和抑郁,一度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后来,在长沙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志愿者近1年的专业疏导和暖心陪伴下,我慢慢走出了低谷,更在心底悄然种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长大后,我也要像帮助过我的志愿者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投身志愿服务,用不懈奋斗书写青春的故事。2016年11月,在长沙市开福区团委的支持下,我成立了一家青年社会组织,正式以团队的形式开启公益之路。大学毕业之后,我决心将志愿服务当作自己的事业。克服创业初期的重重困难,我参加了湖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收获了创业的第一笔奖金。从参与志愿服务到组织志愿服务,从学生志愿者到专职公益人,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公益初心。
奋战抗疫一线,用无悔逆行展示青春的风采。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我和志愿者们深入社区入户摸底排查,多方筹集30多万元的防疫物资。2021年7月,长沙疫情反复,我们在一周内完成价值百万元物资的筹集、发放。今年3月以来,在团省委统一调度下,我带领200余名青年志愿者值守长沙火车站交通枢纽,深入芙蓉区封控区提供服务保障,志愿者们持续23天的坚守完成1.1万小时志愿服务,为长沙摘“星”奉献了青春力量。
转战不同“战场”,用创新服务谱写青春的赞歌。多年来,我们实施脑瘫儿童关爱项目,结对帮扶长沙城西20户脑瘫儿童家庭;为困境儿童开展心理健康、安全自护等志愿服务,惠及3000余人次,帮助16名“问题少年”回归正常生活;组织开展助学行动,为永州祁阳207名贫困学子募集30万余元助学款……
作为共青团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认真践行习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广大团员青年提出的殷切期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奋发向上、勇毅前行,奋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