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情有晴天片尾曲新中国70华诞之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会上,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27个模范集体和45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长期以来,人民子弟兵积极参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北疆大漠到西南边陲,书写了一幅幅军政军民团结的壮美画卷。
秋日的南疆,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同往常一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南疆军区政治工作部群工联络处处长秦永刚,趁周末来到疏勒县阿热硝村,看望当地村民。远远看到秦永刚来了,村民阿伍提大叔热情地迎上前,请他到自己家里坐坐。
2013年,秦永刚与阿热硝村结成帮扶对子。5年间,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像阿伍提大叔一样的60多个贫困户已全部脱贫。阿伍提大叔逢人就说:“感谢解放军,带我们走出贫困,过上了好日子!”
阿热硝村顺利脱贫的故事,是全军官兵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沧海一粟。党的十八大以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积极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数据显示,当前,全军共定点帮扶民族地区1200余个贫困村寨,带动3万多个贫困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与此同时,87所军队医院对口帮带113所民族地区县级医院,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水平,让民族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累计减贫2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至4%。这其中,离不开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的辛勤付出。
西藏阿里地区光缆铺设、广西南宁机场扩建、云南高黎贡山隧道贯通,这些年来,民族地区众多大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都少不了迷彩身影;三江源保护、环塔克拉玛干沙漠植树造林,日复一日,子弟兵为民族地区守护“绿水青山”;“橄榄·春蕾”助学活动、火箭兵助学工程、蓝天春蕾女童班,无数迷彩身影温暖了民族地区失学儿童,帮助他们重返校园……
在广西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吃过晚饭,男女老少纷纷来到村文化活动室,唱起自己创作的山歌《拔群精神永传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用歌声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吟唱与子弟兵的深情厚谊。
东兰县辖区内生活着壮、瑶、侗、满等10个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0.6%。东兰县也是一块红色热土,是中国早期著名的农动领袖、百色起义的领导者之一韦拔群的故乡。东兰县人武部积极抓好民族地区国防教育,配合地方整修烈士墓、纪念碑、文化园等红色资源,打造“国防教育一日学”红色品牌,推动红色文化代代传承,东兰县也因此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条重要经验。
长期以来,人民军队充分发挥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利用军史馆、纪念馆等丰富资源,进村入户在驻地少数民族群众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取得良好成效。据介绍,驻新疆、西藏及四省藏区部队每年派出数千支工作队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打牢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基础。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提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报社国内新闻编辑室,近年来依托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杂志及微博、微信等融媒体平台,大力报道部队官兵与少数民族群众的鱼水深情,热情讴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崭新风貌,全方位展现边疆民族地区军民共同守护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先后采写编发稿件数百篇,有力地宣传推动了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1951年元旦,云南世居26个民族的代表在普洱专区会盟立誓、刻石铭碑:“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
在此期间,一大批少数民族青年投身军旅。他们发挥自身了解党的民族政策、通晓民族语言、熟悉民族工作、对群众充满感情的优势,推动驻民族地区部队与驻地群众开展富有特色的帮扶结对、军民联谊等双拥共建活动,军民间建立起紧密联系的情感纽带。
每年春节前后,一场火热的军动会都在新疆阿勒泰军分区白哈巴边防连如期上演。连队官兵邀请驻地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族群众一起参加“雪海运动会”。比赛既有少数民族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项目,也有军营特色的翻轮胎、手榴弹投掷等。连队哈萨克族战士祖侬说:“亲戚越走越亲,感情越织越浓。这样的军动会,既让官兵了解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军民感情,越来越像一家人了!”
我国主要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疆,驻守在这里的官兵承担着戍边卫国的艰巨任务。茫茫边防线上,少数民族护边员与驻军官兵密切协作,成为戍边守防的得力助手。长期以来,驻民族地区部队会同地方建立起联合精干、平战兼容、权威高效的边境管控组织领导机构,按照“部队守线、武警卡点、公安管片、民兵协防”原则,形成了军警民联合管边控边的良好态势,共同守卫祖国万里边防线。
西部战区军事运输调度投送中心原驻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军代室正营职参谋马 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