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灯法师李腊梅与大多数行业弱复苏的态势不同,疫后保健品行业的表现较为乐观。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的调研报告,今年以来,虽然国内消费者对于市场预期以及消费计划更为谨慎,但对保健品消费的重视程度却在持续提升,今年二季度的消费意愿较一季度环比增加了27%,增幅居于一众品类的榜首。
刚刚过去的618,几大主流电商平台,在总成交额“哑火”的情况下,包括保健品在内的健康类产品成交额却表现可观。
7月3日晚间,汤臣倍健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63亿元-15.72亿元之间,同比增长30%-50%;实现扣非净利润12.68亿元-14.88亿元,同比增长18.55%-39.09%。
若取中位数,汤臣倍健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已经超过2021年创下的中报净利峰值13.71亿元。对于净利润的恢复,汤臣倍健在公告中表示,主要受益于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带来的多个品类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同时线下渠道经营情况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公司境内和境外业务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
然而,看似靓丽的成绩单并不能让投资者满意。受业绩预告的影响,7月4日汤臣倍健股价一开盘就大跳水,截至当日收盘,下跌12.37%。
今年一季度,汤臣倍健实现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增长55.27%;实现扣非后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46.06%。由此推算,公司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3.33亿元-5.43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2.73亿元-4.93亿元,两项数据环比近乎腰斩,增速显著放缓。尤其是扣非净利润,较上年同期的3.88亿元,变动幅度为-29.64%至27.06%,中位数为-1.32%,有可能陷入负增长。
事实上,拉长时间周期,汤臣倍健的净利润增幅、自由现金流等主要财务指标,近几年一直呈现出剧烈波动的态势,并不似其他行业龙头企业般表现稳健。财报显示,2019年-2022年,汤臣倍健的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35.51%、528.29%、15.07%、-20.99%,走势犹如过山车,如果细化到单个季度,波动则更加明显,实在不符合一家稳健持续增长公司的特征。
除了二季度业绩不及预期,汤臣倍健近期也卷入了代言人的舆情风波。作为旗下营养品牌“YEP”系列的代言人,蔡徐坤的“塌房”也波及到了汤臣倍健。不过,与其他品牌迅速切割的行为不同,目前汤臣倍健的官方微博仍保留、甚至置顶了蔡徐坤的代言信息,亦无解约消息传出,不知后续是否会再次引发风控隐患。
事实上,由于保健品消费人群结构变化带来的渠道结构改变,汤臣倍健近几年在品牌年轻化和线上化方面做了不少投入,包括代言人在内的广告费用、平台支出费用一直居高不下。
财报显示, 2022年汤臣倍健实现营收78.61亿元,同比增长5.79%;同期销售费用为31.69亿元,同比增长27.87%,占到了总营收的40.31%。
作为暴利行业之一,保健品行业的毛利率远高于其他品类,作为国内行业龙头,汤臣倍健的平均毛利率也一直维持在70%左右,但公司常年超30%的销售费用率严重挤压了公司的盈利空间,2022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差额甚至高达50%。
从公司的发展规划来看,这种态势短期内或难改变。在今年五六月的两次投资者交流活动上,汤臣倍健表示新消费人群带来的销售增量主要集中在线上;另外,根据欧睿国际的数据,线上渠道在行业渠道结构中占比超四成,高于公司目前的线上收入占比,公司会继续加大线上渠道的投入,短期也会带来费用率的提升。“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公司销售费用率保持在35%-40%区间,预计今年接近区间上限”,公司董秘唐金银在6月的调研活动中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公司发布的战报,在刚刚过去的618电商大促中,汤臣倍健旗下全品牌全网总销售额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超40%,获得多个平台的品类第一,在抖音上的销售额增长超180%。不过公司也曾表示:“抖音、快手属于直播电商,平台行业直播的销售占比达9成左右,涉及的坑位费、达人佣金等费用相对较高,现阶段以付费流量为主,影响盈利能力。”
显然,随着线上渠道投入的加大,汤臣倍健短期内还将继续承受盈利压力,而眼下的保健品线上市场已是红海一片,高投入能带来多少转化率和复购率也充满着不确定性。
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我国保健品行业的CR5占比呈下降趋势,行业碎片化日趋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行业近五年直销渠道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另一方面因为线上渠道的准入门槛不高、且电商平台多元化,大批新锐品牌从线上崛起,扩展新消费人群的同时,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作为“国内膳食营养补充剂第一股”,汤臣倍健在行业内虽居有先发优势,近十年也一直稳居行为第一。但欧睿国际最新数据显示,欧睿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行业零售总规模为2001亿人民币,汤臣倍健的份额为10.3%,市场集中度并不高。如果未来公司的渠道结构调整进展不顺利,其市场地位并非不可超越。
持续的业绩压力引起了公司管理层的重视。今年3月,汤臣倍健披露2022年业绩报告时,面对下滑幅度超20%的净利润,公司董事长梁允超在《致股东信》中直言:“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不可接受的。”而在前一年的《致股东信》中,他表示“希望再用八年时间,让汤臣倍健初步完成强科技型企业的转型”。
但眼下,汤臣倍健还是一家靠营销驱动的公司,还在同质化、价格战的行业泥潭中挣扎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