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烤肉配方很快就要放暑假了,袁女士有些纠结,女儿呦呦今年幼儿园大班毕业,要不要提前让孩子学拼音?提前学吧,担心她因为“炒冷饭”厌学;若不学,又怕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幼升小,学不学拼音只是其中一个点。家长该怎么做比较好?记者昨天请教了相关专家。
今年初,袁女士便了解到,女儿班上的不少孩子被陆续送到培优班学习,其中的拼音,是小学一年级的内容。
“到底有多少孩子去学了我没统计,但这个暑假是呦呦提前学习的最后机会了。”袁女士说,不难设想,当开学时全班40个孩子,有半数以上学过拼音,老师还会按部就班进行教学么?换句话说,呦呦会不会一上学就落后了?
袁女士并未“夸张”现状。记者通过一线年前,李老师接手一年级新生,班里三分之二的孩子接触过拼音;3年前,徐老师班上的新生一半学过;去年,赵老师班上有五分之二的大班孩子暑期去学了;今年,姚老师班上也有一半的孩子报名。
给孩子报拼音班的原因挺多。家住江北的林女士认为,不是说老师故意加快进度,而是班里的“平均水平”不允许你“一窍不通”。
朱女士家是双职工,暑假期间她不希望老人带孩子,整天一起看电视。“两三个小时,学学拼音也好。”朱女士说,至少能让孩子接触点新知识。
市民王先生觉得很无奈,儿子资质平平,如果不能“笨鸟先飞”,恐怕一开学就会受打击。“首先学的就是拼音吧,希望他导入顺利一点。”王先生说。
语文第一课,最早学的是拼音?不对。记者了解到,从去年9月开始,一年级小朋友用上了新的语文教材,拼音差不多要到入学一个月左右才“上手”。
记者从首南第一小学找了一册一年级语文(上)的新教材。课本中,第一个单元是识字,一共有19页,上面所有的汉字都没有标注拼音。孩子们要学唱《上学歌》等多首儿歌。儿歌中出现的汉字,只备注了一些笔画分解图。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宁波市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家培养对象罗树庚说,现在的一年级学生使用的是部编教材,“拼音后移”是个很大的特色。据他了解,这套语文教材已在全国大部分省市推广,我省已全面推开。按照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倡导的是“零起点”教学。
镇明中心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海曙区语文名师陈艳萍说,新语文教材的学习顺序改动是基于“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来安排的,从实际情况来看,拼音对很多孩子而言,是个很难学的内容,尤其是到后期的双韵母之类,容易产生学习压力。倘若一开始学语文,就让孩子觉得有负担,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兴趣造成一定影响。“这样适当调整一下顺序,挺好的。”陈艳萍说。
汪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师,就在女儿就读的学校任教。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幼小衔接的那个暑假,汪老师思考再三,最终还是让女儿参加了拼音辅导班。
“一是没空带孩子,二是培养她的仪式感(自己教孩子没有那种上课的感觉),三能稍微学点知识也好。”汪老师说,不用让孩子学得太深入,只要简单接触一些就好,主要是培养学习拼音的兴趣。她认为,需要结合不同孩子的情况选择辅导班,学拼音更多的只是“锦上添花”,绝对不要强求孩子在短时间内过关。
她很坦诚地说,从日常教学情况来看,班里边的孩子不可能“一刀切”“零起点”,这种参差不齐的状况会让老师感到困惑。老师当然会统一教拼音,但是教学进度不可能一点都不受“平均水平”的影响。
“要教,但是没有阶段性的要求,最终还是家长怎么看。”执教多年的汪老师说,根据自己的经验,现在拼音教学的时间拉长了,孩子之间的差异并不会特别明显。最明显的是前两周,慢慢地读写能力就趋同,到了三年级这种差距几乎就消失了。
她认为,有些家长会考虑到孩子自信心受打击之类的问题,而事实上孩子可能会有不同的体验,比如体会到后来者居上的感受。“不同的孩子,是不是提前学,没有很强的可比性。”汪老师说。
记者就是否提前学拼音请教了一些老师们,争论也是比较多的。有的老师坚决反对提早学习拼音,认为培训教师中存在的“发音不标准”等教学不规范、培训要求不接轨的问题,反而会对孩子日后的学习造成困扰。也有像汪老师这样,持相对中立的态度,但希望家长选择培训教师时要格外慎重,对“得失”放宽心。
不过,老师们普遍认为,让孩子多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在外逛的时候,认识一下超市名、路名等),多开展亲子阅读,多一些陪伴孩子的时光,肯定是对将来学习有好处的。
老师们表达更为一致,且希望家长们更多关注的是生活习惯、独立能力的培养,这才是老师们看来“幼升小”的关键点,过分纠结“是否提前”,只怕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罗树庚说,6月25日那天,学校提前召开了“准新生”家长会,也有家长提问,该不该让小孩去学“20以内的算数”。和拼音一样,他并不推荐,也建议家长莫焦虑。在家长会上,他给出的“提前系”如下:提前熟悉小学的作息;提前适应独自睡觉;提前学会系鞋带;提前适应整理个人物品
镇明中心小学陈艳萍老师也赞同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可能难以想象,喝水、上厕所这种小事,才是产生差别的大事情。”陈老师说,每年都有这样的孩子,到了上课就想去上厕所,影响听课效果;丢三落四习惯了,会连自己的文具都不认识,学习上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现象。所以在她看来,家长确实要特别重视幼小衔接,但是重要的并非知识点,而是作息时间、学科安排、新的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多重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