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好糗事11月底,方舟健客以方舟云康作为上市主体(以下简称方舟健客)首次递表港交所主板。据灼识咨询研究,方舟健客是国内最大的在线慢病管理和处方零售平台,即便亏损额在不断扩大,营收药占比过高,但受到国泰君安、PGA基金等众多资本关注的方舟健客正在不断探索线上医疗的新可能。
方舟健客成立于2015年,针对慢病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未满足需求,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慢病管理服务,具体包括综合医疗服务(即线下首诊后,患者及医生可线上复诊,医生可通过公司的H2H服务平台开具电子处方)、在线零售药店服务、定制化内容及营销解决方案等三大类业务。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方舟健客平均拥有约860万名活跃用户,H2H服务平台有来自1.48万家医疗机构的超过20万名平台注册医生。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1年月平均活跃用户计,方舟云康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在线慢病管理平台。此外,在2021年,按其处方药商品交易总额17亿元计,方舟健客在中国互联网对消费者慢病管理平台中排名第一。
正是方舟健客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IPO前,方舟健客已获得多轮融资,包括于2016年初获得凯欣资本的1亿美元A轮股权融资、于2017年获得来自PGA基金等创投机构的A+轮5000万美元股权融资、于2018年9月获得来自国泰君安等创投机构的1.3亿美元的B轮股权融资。
方舟健客在招股书中表示,此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拓展业务;研发投入;对线上慢病管理行业价值链中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潜在投资和收购或战略联盟;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虽然被资本持续看好,但具体到财务业绩上,方舟健客的表现并不是那么亮眼,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2年6月,方舟健客收入分别约为3.03亿元、11.6亿元、17.59亿元、9.93亿元;毛利分别约为0.43亿元、2.1亿元、2.2亿元、1.52亿元,亏损额分别为1.3亿元、0.9亿元、3.04亿元、2.11亿元,累计亏损已超7亿元。
对于公司的持续亏损,方舟云康在招股书中称,一方面,为推动服务增长、提升品牌知名度及为支持未来扩张,公司产生大量销售成本及经营开支;另一方面,公司融资确认为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金融负债,导致融资成本较高。数据显示,上述报告期内,公司确认的融资成本分别达到了5139万元、4560万元、1.08亿元和55.7万元。
具体到营收结构上,方舟健客依然没有跳出卖药怪圈,对于制药公司依赖度偏高,其线上零售药店服务撑起了营收的半壁江山,2022年前6月,线上零售药店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2.8%,综合医疗服务营收同期则分别占35.2%。
方舟健客在招股书中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与600多家制药公司合作,包括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制药公司,向超过1100家供应商作出采购。当前,方舟健客医药供应链可提供超过20.87万种药物SKU,61.3%为处方药,约38.7%为非处方药。报告期内处方药商品交易总额分别占其总商品交易总额的约86.1%。
同时,方舟健客在招股书中还提到,将扩展产品种类以迎合不同患者的需求,包括保健品及传统中药等更高利润的产品,这将有助于提升用户付费的金额,数据线年,方舟健客每名付费用户的平均消费金额分别为487.8元、661.3元和766.3元。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于慢病管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院外处方市场的增长以及人们对在线医疗服务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我国在线慢病管理市场发展迅速。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以商品交易总额计算,中国在线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6%,预计2030年将达到人民币11,3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0.5%。
此外,统计数据还显示,线上对消费者慢病管理市场渗透率从2015年的0.1%增加到2021年的1.6%,预计将继续增长并在2030年达到15.5%。
潜力无限的市场规模也直接带来了目前中国在线慢病管理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在线名服务供货商。
与方舟云康在业务模式、成立时间、规模大小等多方面相近的公司有圆心科技、智云健康、思派健康等。其中,圆心科技、思派健康均已递表港交所,而中国最大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智云健康则已于今年7月登录港交所,被认为是“慢病管理第一股”,但其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截至今日收盘,智云健康报每股13.86元,总市值为81.36亿港元,相比于上市初的165亿港元已缩水近一半,不免让人质疑目前的在线慢病管理是一门好生意吗?
有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对于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的质疑声主要集中在“变向卖药”和“长期亏损”,主要因为行业的拐点还没到来,目前存在的商业模式还未成熟,存在较大痛点。未来借助成熟的基础设施和运营经验,同时叠加政策的利好、医保商保的助推,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或将能逐步发展成一个好赛道。
收到我们推送的最新文章,请将我们设为“星标”,或在文末右下角点“在看”。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推送旨在分享,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华夏医界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您!其他媒体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
【观点】运动康复前期需单线突破, 综合门诊前期面临考验! 医疗赛道“内卷严重”,4家民营医疗黑马,年后有望价值翻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