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酱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不仅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行为,吃得科学、合理还能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助力健康与长寿。
但很多人对于一日三餐怎么吃却很犯难,今天小编就教大家一些吃饭要点,充足营养,更健康~
在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当中,早餐常常是一天当中“碳水化合物”占比最高的一餐,大饼、包子、油条、粥、米粉、拌面等。
《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指出:在坚持了3个月的“早餐低碳”以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了0.3%并出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
而通过动态血糖监测发现,这些患者全天的平均血糖浓度下降了0.7mmol/L,峰值血糖浓度下降了1.3mmol/L,血糖波动的平均幅度也降低了0.8mmol/L。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实现了降糖药物的减量。
因此,建议有血糖问题的人,早餐可以将果蔬、豆浆、牛奶、坚果等加入,减少主食的碳水比例。
一日三餐中,午餐应为人体提供最多的能量和营养素,对补充体力和脑力格外重要,所以也不容忽视。
《每日邮报刊登》的最新研究就指出,吃好午餐利于人们保持年轻,吃不好则会让皱纹早早爬上脸颊。
与精制米面相比,全谷物可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对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膳食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②二是干稀搭配,除了干粮外,最好喝些清淡少油的汤水,如糙米粥、裙带菜汤、蘑菇汤等。
吃饭时先吃点稀食“激活”胃,有益于消化接下来的米饭、馒头等干食;同时稀食可以润滑口腔、食道和胃黏膜,有利于食物下咽,减少干食对胃的刺激。
③三是颜色搭配,最好吃够五种颜色,比如红色的西红柿、肉类;黄色的玉米、南瓜;紫色的茄子、紫甘蓝;黑色的黑米、黑豆、黑芝麻等,这样营养更全面。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分析了27911名成年人的数据发现:
*晚餐摄入过量低质量碳水化合物,会分别使心绞痛和心脏病风险升高63%和47%;
换句话说,预防心血管疾病,晚餐吃什么很关键:吃太多精制米面和肥肉会拉升心脏病风险,而以素菜为主的晚餐则会降低心脏病风险。
晚餐中蔬菜、肉类和主食的比例,大致为2:1:1。如果早餐和午餐没有摄入足量蔬菜,晚餐的蔬菜、肉、饭比例可以增加到3:1:1。
这里的蔬菜不包括土豆、山药等淀粉类蔬菜,肉类可以用豆制品(比如豆腐、豆干等)和海产品替换,饭代表所有淀粉类食物,比如杂粮米饭、红薯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蔬菜摄入量为300~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1/2。具体可以遵循“321 模式”:
*“3”指的是3两(150 克)叶菜类,主要为绿叶蔬菜,包括芹菜、茼蒿、苋菜、油菜等;
*“2”指的是2两(100克)其他任意蔬菜,但不包括土豆、山药、藕等淀粉类;
*“1”指的是1两(50 克)菌藻类食物,包括香菇、金针菇、海带、紫菜等。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除了三餐分配合理,还要注意定时定量——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每顿饭吃七八分饱,刚刚感到不饿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