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妇从良记19楼无论是前半生的几次人生跃迁,还是古稀之年仍在自驾,76岁的蒋希虹用个体经验构建起了一个追求多样性、不为人生设限的样本。
2021年,从不发朋友圈的蒋希虹摸索着编辑了自己的第一条分享内容。9张图片配上一小段文字,这是一条游记,记录的是她在游览法国诺曼底期间的所见所闻。
那一年,蒋希虹74岁。翻看老太太的朋友圈,有时是希腊圣托里尼的晨雾,有时是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广场,有时是古巴哈瓦那的城堡……这三年里,她一共发了739条分享内容,无一例外,皆是旅途精彩瞬间的随记。
刚刚过去的夏天,她又完成了一次新的欧洲游,时长5个多月。自从1994年第一次欧洲游,已经过去了30年,期间自己究竟造访过这片梦幻之地多少次,她已经很难数清楚,“从小读各类欧洲文学作品,书中的神秘大陆忽然间真实地呈现在你面前,那种感觉太微妙了。”
两个礼拜的简单线路,蒋希虹玩不过瘾。自此之后,她开启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每年总要安排一次跨国旅行。呼朋引伴或者独自朝圣,自驾或者火车,一路看风景一路交朋友,“退休之后,每年6个月在旅途中,6个月在家休养。”
在蒋希虹的讲述中,最宝贵的反倒不是旅途中的好山好水,而是旅途中那些惊奇的际遇。在她朋友圈的分享内容中,纯粹的风景很少,她用心记录的绝大部分是与人结识或重逢,以及内心当下的感受。
一次法国的旅行,蒋希虹结识了一对当地的夫妇。尚未深交之际,出于法国人热情浪漫的天性,夫妇俩就邀请她前往北部乡下的小村庄小聚。蒋希虹竟也不假思索地应约,“去那里连火车票都买不到,对我来说这算得上是一次冒险。”如今回忆起来,蒋希虹忍不住咯咯直笑。
也有很多朋友问蒋希虹,你没有碰到坏人吗?你一个人不危险吗?她说自己是顶顶幸运的人,在世界各个角落遇见的多是人性闪光时刻。“这个世界上,真善美永远是人类共通的,超越国别、语言、人种的限制,它们在无穷的远方珍贵地闪现。”
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十七八岁的女青年,蒋希虹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到淳安、桐庐、建德三地交界山区的罗山公社插队。回城后,又毅然北上,去到东北工厂成为一名女工。
恢复高考后,1978年,30岁的蒋希虹考上了大连外国语学院,成为英语专业的一名学生。 而后,又调回到杭州,在当年的浙江丝绸工学院任教英语。
伏笔就此埋下。一天,有个要去美国深造的学生找蒋希虹写推荐信,学生无意中说的一句话,改变了她后半生的命运,“当时国内规定研究生要35岁以内,他告诉我在美国读研究生不分年龄。”
借书复习,考出托福和GRE成绩,拿下全额全额助学金,1990年,42岁的蒋希虹终于圆梦,就这样考到美国深造教育学硕士。
没有任何的路径依赖,尽管拿下洛杉矶学区的教师执照,蒋希虹却做起了全然陌生的法律业务,协助律师办案,主要替华人服务,“成堆的案卷,一份份啃,看不懂的查资料,再请教律师,慢慢地办了很多案子,在当地小范围里口碑算不错。”
“我的人生一直在追求一种多重性。”蒋希虹详尽地描述自己的前半生,敢想敢做、勇于出发像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春天和秋天是蒋希虹喜欢的季节,常常,这也是她每年回杭州探亲的时段。也许是到了生命的秋天,但在她的身上,却仍能够感受到一些不随年龄变化的东西:像春天一样,蓬勃的能量、旺盛的生命力。
在家休养的6个月,不似旅途中的信马由缰、随心所欲,蒋希虹的日程排得很满——每个礼拜去两次健身房,要么跳拉丁舞,要么游泳;免费帮人补习英语;处理新老客户委托过来的案子……
耄耋之年将至,相对于仍然活跃的精神,蒋希虹的体力有点跟不上了,况且,腿脚不便的她曾被医生宣告残疾,不过,她并不以此为限。顾不上恐惧空虚怅惘,顾不上恐惧衰老和死亡,依然还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热情 ,“租车年纪是到80岁,还有几年要抓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