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宠村姑今年1月1日起,经调整的全新国家医保目录正式实施,许多治疗罕见病、肿瘤等领域的靶向药物纳入了医保,极大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群众用药负担。
不过,一些“天价”药仍然很难被纳入医保范畴。“天价”药纳入医保的确可以惠及一部分患者,但由于医保资金池有限,假如分配给了昂贵的药品,必然会挤占一部分现有医疗资源。杜绝“天价”药进医保是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一以贯之的原则。
以近两年火爆的CAR-T疗法(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为例,一针注射液价格高达120万元。国家医保目录很难将其纳入药品目录中,但是自2021年国内首个CAR-T药品获批后,超过50款惠民保将CAR-T产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
实际上,鼓励商保助力创新药融合发展在近两年得到了政策端的支持。2023年7月28日,上海市医保局等七部门发布《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28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有16条涉及促进商业健康险规范发展。包括多方合作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数据赋能支持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优化商业健康保险理赔、建立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监管合作机制、加大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创新药械医保支付支持以及做优做强“沪惠保”品牌等。
无疑,商业保险是基本医保的重要补充,也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分子。商业保险对医保药品目录的补充只是填补群众风险保障空白的功能之一,其功能性还体现在多个方面。
比如,商业保险在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一些头部险企与医院合作,开展医疗风险管理服务,为医院提供安全评估和风险控制方案或者开展病种管理,对常见疾病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药品的费用,帮助医院共同开发针对特定病种先进疗法的保险产品,冠心病、微创介入手术保险,有效提升了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保障水平。
又如,填补免赔额空白。基本医保设有免赔额,低于一定金额的医疗费用不能报销。而商业保险正可以填补这一空白,使小额医疗费用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
不过,从长远来看,加快商业保险与医保的深度合作、融合发展,不仅要多方共创新产品、新服务,更需要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商业保险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但其受限也多,无论是产业化的转化还是商业化的转化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机制上仍然存在堵点。其中,最明显也最常被业内人士提及的问题即数据孤岛难题。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诸多问题,长久以来困扰着商业保险公司。由于数据不足,商业保险公司可能面临着综合成本率高企、盈利困难、保险欺诈等多重难题。
为疏通数据堵点,不少业内人士曾多次呼吁打通医保和商业保险的数据连接通道。去年6月,这一顽疾终于迎来解决曙光。国家医保局规划财务和法规司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与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信息共享的协议(征求意见稿)》向各地医保局征求意见。根据这一意见稿,未来,国家医保局和金融监管总局将在六大领域开展合作,覆盖历史数据、支付结算、商业保险理赔等领域。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与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立的信息共享机制,也有望打通数据堵点,将共享信息应用于产品开发、精算定价、核保理赔等各个环节,使得商业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定价更加精准,进一步发挥保障功能,加速融入医保体系,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实施上,国家长期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保基金监管等工作,通过承办基本医保的相关业务,不仅有利于商业保险公司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还有利于商业保险公司优化保险服务流程,打通经办服务渠道。
作为商业保险公司,为加速探索医保和商业保险协同发展、互补互促路径模式,也应在自身优势领域发挥更加具体的作用。除了完善支付机制让创新药更好惠及群众、加快与医保数据的连接外,商业保险公司还应在此基础上,提供康复和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对于特殊疾病或特定人群,提供定制化的保障方案,满足其特殊的医疗需求;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如直升机救援、海外转运等,满足高端医疗需求等。积极探索基本医保和商业医疗保险协同发展、互补互促的适宜路径和有效模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