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梅耶尔特别是2021年的时候,咱们的平均寿命,还一跃反超了美国(美76.6岁,中国77.3岁)。
当然,这其中受疫情因素的成分很大,新冠大流行的头两年,美国人的预期寿命一直呈现倒退的趋势。
2022年的中美平均寿命具体是个什么情况,目前官方的数据还没捋顺,结果不太好说,但可以预见的是,两国之间可能相差的并不会太多。
那么,这就让人很疑惑了,美国作为一个富得流油的发达国家,这个“发达”为啥没有明显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平均寿命上呢?
而说到这个问题,很多人总会下意识地归咎为什么枪击暴力犯罪率高或者种族问题等等。
不可否认,这些美国特色国情在大局上确实影响了美国人的个体寿命,但似乎依旧无法解释全部。
比如,要从种族角度解释的话,可以对比同样是大部分白人加少部分黑人的法国。法兰西公民2021年的平均寿命,还比美利坚多了六岁。
这是巴黎的一所学校里,法国男生在和乌克兰女生的一场以“抚慰受伤心灵”为主题联谊
如果要问为什么,很大程度上,或许也能这样解释:美国政府的民生部门已经被食品、医疗、医药、保险等资本利益集团控制了,老百姓只能被动地等着割韭菜。
于是,很多美国底层人士就陷入了这么个状态——虽然他们吃得饱,但由于没有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医疗保障,根本没法活得更长。
非常说明问题的就是,在当今的西方世界,判断一个人的身份高低,除了言谈举止,主要就参考对方的体重和身材:
那种一身小麦肤色,精瘦且充满肌肉感,健美匀称的男男女女,大多来自于中上层阶级;而随处可见的那些蹒跚地扭动着肥胖身躯的人们,很多都是下层民众——西方世界的穷人,大多都是“重量级”的。
美国人还很“贴心”的为胖子们发明了这样的小型代步车,以解决他们行动困难的问题
特别是美国,肤色各异的“超重人群”属于当地穷人最鲜明的识别特征(吸毒者除外,这个后面还会说)。
反倒是美国总统,自从电视在全美普及后,美利坚的历届总统,除了特朗普有发福特征外,无论多大年纪,没有特别明显的秃头,而且个个身材精干。
还有参众两院的国会议员们,在美利坚这个非常著名的“胖子的国度”,哪怕都已经一大把年纪了,多数人依旧保持着匀称的身材,西装下裹着一身大腱子肉。
更有这样的。2021年1月,国会山前,80多岁的佩洛西寒冬腊月里光大腿踩着细高跟,向海军陆战队员们激情讲话——看背影,你能想象出,她是个1940年出生的老太婆吗?
美国之所以到处都是多胖子,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那些在咱们心中好似比较体面的工业化食品和快餐,到了美国,其实都属于穷人们的无奈选择。
为了图便宜,很多美国人主要的消费对象多为那些高热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比如汉堡、薯条、可乐、热狗、比萨饼、罐头、果酱以及超市里可以买到的各种半成品;烹饪方式多为煎烤、油炸。
这些食品的食材主要是动物制品和碳水化合物,经过工业化处理后,又加入了大量的调料和食品添加剂。
此外,美国给穷人们发的福利——食品券,同样大致只包括以上几类食品和占比非常低的果蔬。能领到的救济食物也多属于一些不易腐烂的半成品。
通常,许多收入不高的美国人就每天以汉堡薯条炸鸡作为一日三餐,餐后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就是英文单词couch potato的由来。
但是,对于这种非常不健康的饮食结构,美国政府并未太认真地进行过矫正和劝导,反而愈发有点“摆烂”的意思。
比如,最近这些年,美国商家特别爱请大码模特拍广告。表面上,好似旨在呼吁尊重非洲裔、LGBT群体、体型不完美的人士;但似乎同时也在暗示人们——这样的身材是最舒适的、自然的,是合理的、美好的,你们尽可以安心享用各类垃圾食品,理直气壮地发胖。
代言CK的模特Jari Jones,集跨性别人士的同性恋(男变女手术后还喜欢女人)、非洲裔和大码等多重buff为一身
而这些广告的策划者和资方高管们,自己却忙着去健身锻炼,坚持吃有机食品,身体健康状态保持的都不错——匀称的身材搭配着“阳光”的小麦肤色,精神焕发、充满活力地继续去割胖子们的“韭菜”。
那些“胖韭菜”们,则很容易因为饮食的不健康而患上咱们中国通常意义上的“富贵病”——脂肪肝、糖尿病等等,同时还会伴有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哮喘,免疫力十分脆弱。
悲催的是,医疗药物的开销又将使他们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穷→吃快餐→超重+三高→花钱吃药→更穷。
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医保计划,美国医疗体系的复杂性可谓是世界第一。几百种并存的医保计划,每一个都有不同的费率,每一个覆盖的医院和服务也都不一样。即便买了医保,患者、政府、雇主和医院数方还得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沟通协调,以确认如何收费,谁来埋单。
这样的情形下,对于很多低收入者而言,无论是慢性病还是一时的感冒发烧头疼脑热,他们几乎就靠吃阿片类药物自己扛着。
阿片类药物属于一种临床止疼药,是罂粟衍生的精神活性物质或人工合成的具有类似效果的物质,长期使用可造成严重药物依赖。
但就是这么个不适合长期使用,容易成瘾的药物,却被美国药企打造成了一款缓解疼痛包治百病的“神药”。
阿片类药物非常容易获取(直到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才做出了一些限制),搞得那些不明真相的美国老百姓们大到癌症或者手术阵痛、内外伤痛,小到伤风感冒,甚至仅仅是因为心情不好,都要赶紧来上两片....
而美国阿片类药物泛滥的背后,则是相关药企巨头和医疗机构的勾结,水很深,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否则还得再写3000字。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搜搜奥施康定、普渡制药公司、医药代表和其背后的掌控者——萨克勒家族。
萨克勒家族三代人在想尽办法把阿片类药物塞进了每一位患者手中的同时,还一直很用心地将自己打造成乐善好施,热爱艺术的慈善家形象。
如今的萨克勒家族。他们的爷爷亚瑟·萨克勒开创了医药代表模式,并逐渐控制了镇痛类药物的游戏规则
就这样,在萨克勒家族的不懈努力下,获取门槛很低的阿片类药物,早已成了美利坚人民的日常必需品。
这方面,很多美剧和电影中,也都有体现——橱柜上摆着很多五颜六色的药瓶子,他们吃阿片类药物,就跟咱们吃钙片似的。
正如前面说得那样,以奥施康定为代表的阿片类药物,长期服用的话,会产生很强的成瘾性。
可为了满足美利坚人民日益高涨的“服药意愿”,普渡制药开发了片剂包衣技术,以达到药效缓释这样的“温和治疗”,并在美国的海外属地波多黎各做了“双盲实验”,得出了服用成瘾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足1%的结论,用来打消医生的疑虑,鼓励医生给病人加大剂量。
最初,奥施康定原始剂量仅为10毫克。之后,通过普渡制药不断地“推陈出新”,2040毫克、80毫克,甚至是160毫克的奥施康定片剂不断面世。
还是那句老话,很多美国穷人得了病,只能全靠奥施康定这些阿片类药物硬扛着,以至于对他们来说,“止痛片”已经成了不可替代的日常必需品,就如同阳光、水和空气一般。
根据2018年美国卫生部官网统计,占世界人口总数5%的美国人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当年全美对鸦片类药物上瘾的人,已经超过了一千万(10.3 million)。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做过统计,全美约有76%的吸毒者当初就是因为服用奥施康定而染上毒瘾。
其实,无论是美国国会还是各种商业集团,还在精神矍铄地坚持上班的耄耋老人并不新鲜。
如今一大把年纪还坚持去“上班”的华盛顿高层政客中,经常犯迷糊的拜登总统,年龄可能连前五都挤不进去
正如前面讲的那样,美国的富人和中产是非常注意养生的。无论是吃垃圾食品躺沙发上看电视的胖子,还是神神叨叨的嗑药者,他们主要都属于低收入群体。
长期以来,美国的基尼系数是发达国家里最高的。这也意味着,美国的贫富差距是发达国家里最大的。
很明显,拉低美国平均寿命的,正是那些因为不健康饮食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基础疾病的人;为了缓解疼痛而不断嗑药,甚至染上毒瘾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