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偷傻后全世界健康1.0是预防保健服务为主,2.0是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这一次健康3.0的概念是社区健康服务为主,这也是今后全球发展的重要标志。
谈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绕不开的名字便是李立明。2002年,他组建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CDC)并担任首任主任,“非典”时期,他带领CDC为抗疫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2004年,他开始担任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KB)中方负责人,该项目后来成为全球仅有的三项调查规模达50万人,且建立生物样本库的超大人群前瞻性队列之一,为我国慢性病防治提供了本土化、高质量的病因学证据。
李立明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近二十年来,他还担任过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2020年初,武汉疫情危急之际,李立明再“出山”,带领一批国内公共卫生领域的骨干,为相关部门提供对疫情防控形势的研判。
第二届泰山奖的“公共卫生奖”,获得者便是这位公卫领域的老将。颁奖词将李立明描述为“流行病的开拓者和践行者”。在进入疫情后时代的今天,公共卫生的使命与展望是什么?“2021医学界价值医疗大会·暨第二届泰山奖颁奖仪式”上,李立明再次以高屋建瓴的视野、专业且生动的诠释,给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带来珍贵的启示。
在本次新冠疫情当中,基层人员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想说感谢和感恩,感谢大会组委会把泰山奖授予了公共卫生,这是我国公卫人、疾控人的骄傲,全国公卫人和疾控人用实践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防控必须有我”的伟大情怀。
住在安达仕宾馆,我看到宾馆墙上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成语,我想就公共卫生也给大家讲一个“徙薪曲突”的成语故事:一家人盖了新房子,把周围邻居和朋友都请来,大家都夸赞这个房子非常好。但是有一个人说“你厨房的烟囱太直了,应该打一个弯,你把柴火放在灶间容易失火。”
这个主人没有在意,结果过了几天他家失火了。大火扑灭后,主人设宴款待救火者,把受伤最重的人奉为上宾,一个个感谢。有一个邻居跟他说“其实你应该感谢的人,是当天建议你修改烟囱和注意防火的人。”这个时候,主人如梦初醒,才马上把这个提意见的人找来,把他请上餐桌。
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即所谓防患于未然。经典的公共卫生定义应该是“一门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控制疾病、保护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健康寿命的科学与艺术”。其目的是促进公众健康,延长健康寿命,但其本职是要发展公共政策,要靠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公共卫生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对于“泰山奖”,我的理解是“健康稳如泰山”,没有健康就没有任何发展。今天跟大家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
新冠疫情是建国之后发生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家知道,这个事件对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次大考,对SARS后17年来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是一次大考,对新发传染病疫情的防控救治能力是一次大考,更是对我国的教育、科技与人才培养的一次大考。
讲这个病的时候,我还是想和大家讲一些常识。作为一个新发的传染病,这一次的新冠是由新的冠状病毒引发的。这样一个新的病原,对所有人群都是普遍易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二是既然是呼吸道传染病,人传人一定是存在的。有了这样两个常识之后,早期很多的争议都是无谓的,因为没有尊重和重视基本的专业常识。
传染病的流行与控制有“三环节两因素”,“三环节”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新冠疫情的传染源是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症状期的患者,但是我们这一次研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无症状感染者”。我们组织专家给无症状感染者定义:无症状感染者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潜伏期的患者,在还没有临床症状时检测到的;二是隐性携带者,或者是感染者。把这两个加起来,就是回答了中央领导提出来的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因此这一次的传染病识别、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有16起疫情暴发和无症状感染者密切相关。
传播途径很简单。呼吸道传染病是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但是我们这次发现了一个间接接触传播。我们在北京的新发地监测到核酸阳性,在大连包装品当中监测到核酸阳性,但是都没有分离出病毒。到了青岛,不仅检测核酸阳性,也分离出了病毒。这个时候我们的流行病学调查才有了一个新的途径,那就是间接接触传播。因此我们要说,在我们不知道新发传染病病原为何物的情况下,一样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新发传染病,这就是流行病学专业的自信。
大家看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一个是戴口罩,一个是洗手,一个是保持社交距离,这三条使我们国家做到了有效控制。这里我讲的是基本、一般的概念。一会儿我们再讲政府的“雷霆行动”。这一次美国的全国大流行之所以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是因为没有尊重传染病防治基本规律,没有很好地实行这三条基本的措施,因此就出现了大流行,没有有效控制。
易感人群方面,我刚刚说人群普遍易感,但是我们有高暴露、高风险的人群,比如说医护人员、疾控人员、患者家属和公共服务人员。中国在疫情早期,一个月的时候我们开始控制,两个月的时候病例报告明显下降,三个月的时候我们有效控制了中国疫情流行。这都说明我们坚持基本的规律。
传染病的“两因素”指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我们现在并不清楚本次传染病病原来自何处,我稍后会讲人和自然,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一次的全球大流行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那就是社会因素对疫情传播的影响。比如说欧洲、美国的疫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很好控制,这和他们的政治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这一次新冠疫情的控制,第一个发挥作用的就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具体体现。二是中国特色爱国卫生运动——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多部门协作、联防联控的伟大实践。三是这一次和17年前的SARS相比,我们的科技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们在一周内完成病原确定、全基因组测序,而且和世卫三大基因库对比,得出这是一个新的冠状病毒,并进行了分享。全世界大流行时,因为有了我们的病原证据和基因序列,才可以进行诊断试剂的研制和疫苗研发。
四是数万医护人员逆行而上,我们疾控人员“雷霆行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大家知道1月20号的时候我们确定这个病是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22号施行一级应急响应,23号中央就采取了“雷霆行动”,武汉封城。在武汉历史上有三次封城,但是因为医疗卫生问题封城还是第一次。我们保护了大量人群,使他们没有被感染:在武汉和湖北大约保护了96%的人群,在全国80%以上的人群由于这样的一个行动得到了有效保护。因此这一次我们有效遏制了疫情在国内传播,同时为全球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一次疫情给我们感触非常深的,是社会对公共卫生的认知,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社会行为的规范,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停摆、社会倒退,关系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改变,关系到社会治理和精细化管理。
从专业的角度,本次疫情对我们的启示:一是要改革与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二是强化病原的变异监测和预警,这就是我一会儿要讲的“同一健康”概念,人和自然,和任何动物关系的研究,是我们今后传染病防治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强传染源的早期识别与发现,不仅是我们的网络直报系统,更重要的是疾病监测系统,以及医防结合。四是传播途径的认知与阻断技术,要尊重科学,理性防控。
五是疫苗的研制与战略技术储备,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疫苗,我国是五条技术路线,不同的疫苗,而且我们国内原来有打一针的,两针的,现在开始出现三针的,老百姓就迷惑了,不知道哪一个更好。对老百姓来说,越简单越容易越安全越有效越好;但是对专业技术来说,这叫战略技术储备,不管什么样的疫苗,我们有这样的技术可以研发出来,将来新的传染病出现的时候,我们有能力研制疫苗,这就是对公众健康的最大保护。
最后是加强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建设,这一次提出培养“顶天立地”的公卫人才,在中央医疗体制改革的方案里都会提到。
关于把握新时代公共卫生的新定位,我把的几次讲话做了梳理:公共卫生是国民健康卫士,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石;公共卫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公共卫生是国泰民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同时公共卫生综合能力是政府现代化疾控体系建设和社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标志。这就是我们现在对公共卫生的全新认识。
建国以来,中央召开过两次卫生大会,第一次是1996年12月,这个时候提出了中国的卫生应该是“低水平,广覆盖”。这六个字引领了我们国家卫生事业很长时间的发展。隔了20年之后,中央召开的第二次健康与卫生大会,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提出要小康,先健康。我们把小康社会建成的目标增加了健康指标的建设,这个指标的建设,对于我们一个国家政府对健康的认识,对小康社会的认识,应该说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规划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提出了五大工作内容,包括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和发展健康产业。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国家整个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同时大家注意,在新的卫生工作方针里,还提到要“将健康融入万策”。也就是说健康不是医疗卫生部门一家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
要关注现代公共卫生的新特征:健康影响因素与疾病病因的多元化、复杂性;国民健康改善与疾病防控、突发事件应急的社会性以及健康保护、健康促进与疾病防控、突发事件应急的社区性。我们这一次防控的成功,其实就是落在了社区,我们的社区区块链技术应用,使得传染病的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的切断以及易感人群的保护,在社区层面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这是我们本次疫情防控成功的重要体会。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对公共卫生的特征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一次新冠疫情提出了要建立全球健康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今后的传染病防治要有国际的担当,对人类的健康负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世界健康1.0是预防保健服务为主,2.0是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这一次健康3.0的概念是社区健康服务为主,这也是今后全球发展的重要标志。未来的发展,我们要坚持全球健康和同一健康的理念,使得人类和动物、人与自然环境可以和谐发展,而全球不同国家、种族、文化、制度的人群的健康,都是我们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这就是全球健康的问题。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