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菡女儿多大常见于婴幼儿期,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婴儿,比如3个月了头竖不起来,6个月还不会翻身,不会抓东西等。这个时期的运动发育迟缓的预后可以是正常的,但更多是脑损伤、脑瘫、智力低下等的早期表现。如果婴儿期出现了明显的运动异常,如四肢僵硬、某个肢体不会动,或到了幼儿期运动发育迟缓仍无明显改善,可能存在终身运动异常。
1-围生期脑损伤所致,如产程过长、窒息2-先天缺陷所致,如肢体畸形、残缺3-遗传疾病所致,如脊髓肌萎缩症4-周围神经损伤或肌肉系统病变所致5-染色体病,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6-遗传性代谢缺陷病
发育迟缓早期并不明显,很难发现,有些迟缓可以随着生长发育逐步跟上正常发育水平,如若一直存在落后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1、体格发育 体重是反映小儿体格发育的最重要指标,宝宝3个月内体重增长最快,一般月增长600—1000克;身高则反映小儿的长期营养状况,宝宝1年内身高增长最快,一般年增长25厘米;头围是反映小儿脑发育的重要指标,出生时头围平均34厘米,1岁时平均46厘米;胸围也能反映小儿的体格发育,宝宝1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
2、粗大运动发育 是指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是其它发育的基础,具有重要地位,婴幼儿期的粗大运动发育情况,可以很好地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状况,粗大运动的评估筛查是检测小儿是否存在发育障碍或脑损伤的最重要内容。
3、精细运动发育 是指小儿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小儿完成取物、画画、写字、生活自理等许多活动,精细运动发育既是这些活动的重要基础,又是评价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依据。
4、语言发育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小儿语言的发育又称语言获得,语言发育反映了精神发育和脑发育状况。
5、心理发育 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衰老、死亡的整体过程中的心理产生和发育,主要包括小儿的认知发展、小儿的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儿个性的发展、小儿社会交往的发展。
该训练用于改善肌张力异常,缓解躯干后仰,下肢伸直、内收、呈剪刀状,不同类型的婴儿可采用不同的抱姿。
若孩子能够抱住训练员颈部,且躯干控制能力较好时,可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臀部,并使其双腿分开,放在训练员一侧髋部的前后。
若孩子不能抱住训练员颈部,且躯干控制能力差时,则可用一只手扶住孩子的肩部,另一只手扶住臀部,并将其双腿分开放在训练员腰髋部的两侧。
即训练婴儿头部的灵活及稳定性,促进发育缓慢的婴儿发展抬头动作,缓解颈部僵直。将孩子俯卧在楔形垫或枕头上,肘关节屈曲,前臂着床,肩、肘同一直线,训练人坐在孩子的一侧。
若孩子头部不能抬起,可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轻扶其下颌,另一只手轻叩其肩部,也可拿颜色鲜艳的玩具在孩子头的前方及两侧摇晃,诱导其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
用于增强坐位稳定性,改善肌张力异常和不经坐的姿势,如直接拉成直立位的姿势。将小儿俯卧位,双手支撑抬头、抬胸,或仰卧时双上肢伸展时,将孩子缓慢自仰卧拉至坐位。
用于发展翻身动作,同时增加关节灵活度。对不会翻身的孩子,在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转。
用于发展婴儿的爬行动作,改善儿童的肌张力异常。在孩子肘支撑的基础上训练手支撑、手膝跪姿。
根据不同的发育,在孩子的肩部或髋部给予适当扶持,当孩子能独立完成手膝跪姿后,在孩子的侧前方放置一些玩具,让孩子抓握。在此基础上进行爬行训练。也可跪于孩子的身后,用双手分别握住孩子的两踝关节,当孩子伸出右手时,将孩子的左腿推向前,当孩子向前伸出左手时,则将右腿推向前,由此反复训练。
用于抑制下肢伸肌痉挛,可提高骨盆对下肢的控制和协调能力,是成功站立和步行训练的基础。
训练时,孩子的两腿之间可夹持枕头或其他物体。用双手扶住孩子的双侧髋部,或一手抵住胸部,一手托住臀部,反复做躯干的上下运动。然后进行单腿跪,立到双腿跪立的训练。应扶住孩子髋部,使身体重心移向跪侧下肢,变为双腿跪立位。接着进行另一侧的训练,反复进行
桥式运动分为双桥和单桥运动,前者将孩子仰卧,双腿屈曲,为孩子伸髋、抬臀,并保持为双桥运动形式。后者将孩子单腿屈曲,另一腿伸直,为孩子伸髋、抬臀,并保持为单桥运动形式。
七. 站立训练针对不同的发育情况,进行相应的训练。(1)用于训练站立的稳定性,下蹲,增加膝、踝、肘腕等关节灵活性。将孩子双腿分开,用双手扶住孩子髋部,孩子能够较稳定地站立后,用双手抓住孩子双手,训练孩子下蹲、起立及单腿站立,必要时给予协助。(2)针对走路时足跟不着地,用足尖走路,两腿交叉的婴儿。可在孩子仰卧时,四指握其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其足向小腿方向背屈,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八. 行走训练用于纠正异常姿势,促进婴儿学习走路,同时缓解肌张力异常。
站在孩子对面,扶住孩子双侧上臂,先在一侧给予向上、向前牵拉,以便孩子下肢向前迈步。然后训练对侧,反复进行,也可采用学步车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