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妃传电视剧全集2023年12月15日,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健康160国际有限公司(后简称:健康160)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登陆。
健康160成立于深圳 ,18年发展,这家企业逐渐搭建起一个集数字化管理系统、在线流量营销等面向医院服务;挂号预约、线上执业、患者管理和医生品牌等面向医生服务;在线问诊、医药零售等面向患者服务的数字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亦是国内目前*的数字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多重业务协同,健康160曾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创造营收2.79亿元、4.23亿元、5.26亿元,期间增幅分别为51.7%、24.3%;调整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1950万元、人民币3850万元及人民币7070万元,与营收同向增长。
最新一期数据中,健康160已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中完成15.9%营收增长的前提下,实现了经营亏损和调整净亏损的双向收窄。
其中,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的调整净亏损已从上一期的3270万元缩减至790万元,距离扭亏为盈仅一步之遥。
入局互联网医疗这片新地前,当年的宁远科技(健康160前身)主要是给医院内部做一些管理系统上的软件系统开发和医院自身的网站维护。那时深圳各个医院之间交流很多,宁远科技给医院内部写的管理系统在业界颇受欢迎,名气也就越传越远。
借着这波势头,宁远科技于2006年推出了*套商业化系统——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这套系统颇具色彩,十年经营便已完成超5000家医院落地,做到了当时的国内前五。
不过,当时的宁远科技并未因为感染监控系统的成功便在医疗IT领域继续加码。宁远科技的创始人罗宁政曾在深圳一家公立医院任职信息科主任长达7年,他看到的医疗IT市场是一个沉淀多年的市场,一个几近成熟的市场,它是有天花板的,想象力不够。
因此,当2005年互联网在国内兴起时,罗宁政及其创始团队就在思考,从医疗这个领域出发,互联网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借助于新的技术,是否可以解决13亿中国人的就医难题?
实际上,宁远科技在卖系统的同时便成立了“就医160(2017年更名为健康160)”,尝试将线下的医疗服务向线上转移,只是没有运营经验,也缺乏政策支持,这部分业务一直不声不响。
直至2009年,原国家卫生部一纸《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健康160的处境。
彼时已有不少互联网医疗企业入局预约挂号市场,但他们往往重于建立平台、医生、C端患者的连接,但在罗宁政看来,那时的患者看病不会先找医生,而是先找医院,“认庙不认和尚”。因此,健康160将其经营重心押注医院端,优先与深圳的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
差异化战略之下,健康160在深圳迅速扎根。医学界智库的一组数据显示,健康160深耕深圳医院12年,总计获得了2600万注册用户,100%公立医院覆盖率,80%民营机构覆盖率,70%医生覆盖率,80%线%线上问诊市场份额。
而在深圳之外,健康160也已入驻长沙、青岛、重庆等省市,并与支付宝、华为等互联网科技公司建立合作。目前,长沙市政府已经将长沙本地服务APP——“我的长沙”其中的医疗健康服务板块委托给健康160运营,华为也将健康160作为手机负一屏的*运营伙伴。
需要注意的是,健康160的打法并非循规守旧、一成不变。行至互联网医疗下半场,这家针对市场形势对其产品矩阵做出迅速有力的调整。
譬如,互联网医院建设潮刚起步,健康160便推出了“云医院”解决方案,将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与自家的数字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相连,不仅能辅助互联网医院运营,还能使其共享健康160的特色服务。
用户就医偏好向医生个人IP转移,健康160便优化医生端的服务,在原有患者管理服务的基础上,辅助其实现医生认知度的提升。
分级诊疗强化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健康160便拿出“160云社康”解决方案,一方面,赋能医共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的落实,另一方面,消除社区医疗与具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优质的社群运营提高基层社康签约率。
截至2023年6月30日,健康160平台服务范围涵盖全国260余个城市,连接超过3万家医疗健康机构,包括超1.4万家医院、1.6万家基层医疗机构,约6600私立医疗机构,为他们提供口腔、眼科、体检等消费医疗服务。同时,健康160平台还拥有4490万平台注册用户与300万月活用户,与72万注册医生展开线上执业合作,坐实了国内*数字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的位置。
经历了互联网医疗的从无到有,从稚拙到成熟。那么,健康160是否找到了自己的盈利之道?
拆解健康160的业务矩阵并不复杂。囊括医院、医生、患者的众多业务,可以简单划分为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与医疗健康用品销售两个部分。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相较复杂,个性化强,人力密集,但毛利高;医疗健康用品销售相较简单,营收贡献高。但毛利平平。
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作为健康160的核心业务,关乎该企业是否能够线年前六个月,健康160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毛利分别为人民币9040万元、人民币1亿2216万元、人民币1亿264万元、人民币4744万元及人民币6271万元,毛利率分别为73.1%、76.6%、72.8%、76.8%及75.4%,处于同行业平均偏上水平。
偏向谨慎的打法之下,健康160直至2020年才开启“深圳经验”的大规模复制与推广,覆盖省市的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如果能够在后续省市的落地中找到更经济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扭亏为盈之外,健康160或许还能实现相当规模的利润。
再谈医疗健康用品销售业务。这部分业务虽然毛利率低,但能借助体量贡献规模不俗的毛利。此外,这项2016年开始展开的业务还补全的健康160 To C业务的闭环,更好满足患者的线上诊疗需求。
由于医疗健康用品销售业务是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附属,当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覆盖区域不断扩大,覆盖用户数量不断增加时,医疗健康用品销售业务也将随之增加,进而为健康160带来更多利润增长空间。
与互联网医疗赛道的其他企业不同,健康160尤其注重企业的研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计588名月供,其中研发人员占比27.4%,多达161人,比业务运营、销售及营销投入的人力多了不止50%,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据招股书介绍,健康160将这些人力投在了推进和完善健康160平台,同时加强其访问渠道,如健康160手机应用程序、160医护应用程序及160商户应用程序。具体而言,健康160正在数据中间件,侧重点是人工智能驱动的搜索和推荐算法、消息处理技术和健康管理技术等技术方面悄悄发力。
对于健康160而言,限制研究人员的规模或许是其短期内扭亏为盈的有效路径,但纵观其19年发展,能在每一次时代变幻时迅速抓住风口,必然离不开研发团队高效的需求解剖与产品创造。
如此看来,健康160近年来的“亏损”,或许能在未来数年中换回远超这一数字的收益。
纵观整个互联网医疗,每一家企业都在沿着自身的模式不断试错,不断求索。行至今日,他们已在许多方面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医院的盈利模式,医生的工作方式,患者的就诊习惯。
作为其中的一员,健康160的成绩不仅在于赋能医疗系统,还在于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径,让互联网医疗企业能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继续下一阶段的探索。
除了医院、医生、患者、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外,互联网医疗生态中还存在药房、药企、保险、慈善机构等众多角色。
无人知晓,融得资金后的健康160,是沿着原有模式稳步扩张,还是力图将新的角色纳入平台,发现下一个正向现金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脉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