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炫澈坑人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李博)“北京艺术中心室内装修已基本完成,进入工程收尾阶段。”“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北京站)网上主题传播活动日前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北投集团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前期工作负责人程冲介绍,目前三大文化建筑项目正进行室外景观和室内装修等工程收尾工作,计划2023年底完成竣工验收,并移交业主单位运营布展,届时这里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率先建成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群。
北京艺术中心外观设计源自大运河漕运码头岸边的古粮仓及运河船帆,有“文化粮仓”的当代寓意。建筑面积约12.53万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局部三层,总座位数约5550个。外立面由4000余块折线铝板装饰而成,组成舞台大幕徐徐拉开的优雅姿态。
步入北京艺术中心二层,这里布置了三个独立的演出厅,分别为1600座音乐厅、1800座歌剧院以及1000座戏剧场。程冲说:“国家大剧院三个厅呈品字形布局,而北京艺术剧院三个厅一字排开,组合成三个演艺演出的‘文化容器’,以经典戏剧文化为精神食粮。其舞台空间同国家大剧院相当,可实现大剧院演出剧目无缝衔接、同步上演。我们还采用国际一流剧场建筑声学设计标准,确保每个座席均享有优良的听感体验。”
三个厅中进展最快的为音乐厅,目前已进入内部测试阶段。为满足交响乐和音乐会演出需求,观众席设计成山地葡萄园式。10月25日,俄罗斯指挥家捷杰耶夫率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奏响大运河畔“文化粮仓”,成为首家登陆这处文化新地标的国际级艺术团体。
进入歌剧院,舞台机械、座椅及灯光音响设备等已基本安装完毕,正进行场地保洁及演出调试。程冲说:“舞台机械是这个厅的亮点,其基坑最深处位于地下约22米,近60多米的挑空都为舞台机械翻转服务,运行起来可营造出各类丰富的舞台效果。”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犹如停靠在城市森海中的“运河之舟”,设计巧妙提取船、帆、水等具有大运河象征性的元素:南侧形似巨帆,北侧形如船只,描绘出一幅运河图景。项目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市民共享大厅与主楼两座建筑通过架空连廊和地下展陈通廊连接。程冲介绍,共享大厅与主楼之间设计了一条水街,未来24小时对外开放,游客穿行其间可透过玻璃幕墙欣赏馆内展陈,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大运河博物馆营业后,预计日接待量为6000人次。
“我们通过结构柱上的242个隔振支座,在建筑上部和基础间加设了一个隔震层,如发生地震能消减74%地震力,最大程度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室内重要设施和文物安全。”北投集团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北京城市图书馆好似根植于绿心公园中的“森林书苑”,设计元素来源于银杏叶片和森林山谷,顶部茂密的叶片伞盖相互交叠聚合成为一方中国传统书画中的“赤印”,内部设计呈现出蜿蜒流畅的山体、山谷结构,为读者精心营造“临山间、于树下、勤阅览”的阅读情趣。
城市图书馆项目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内部设有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开架阅览区等。“为追求通透明亮的视觉效果,我们打造了一个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无隔墙开敞阅读空间。”北投集团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说,城市图书馆开馆后读者日接待量为5000至8000人次。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与北京市级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重要组成部分。北投集团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大建筑的建设是拉开副中心城市建设框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重要体现,是北京市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重要举措和生动实践。
“三大建筑”项目总建筑规模约60万平方米,于2019年10月28日开工建设,业主单位分别为国家大剧院、首都图书馆和首都博物馆,北投集团作为三大建筑全过程代建单位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投资建设主体承担建设任务。
除三大建筑外,项目还同步建设共享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约25.5万平方米,集商业配套、共享停车等功能于一体,设3000个共享停车位,还配有一家7个厅的电影院。“我们充分继承大运河文化意向,装饰风格源于典雅流畅的运河水浪,营造出漕运交织、文化悠长的古典韵味。通过设置18个出入口及下沉庭院引入自然光,并实现与外部公园景观流畅衔接。未来,这里会成为藏在景观公园下的‘网红打卡地’。”北投集团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交通接驳方面,接入101、104两条地铁线,实现在北京大剧院站换乘,游客可从地铁站经由共享配套设施进入三大建筑游览。据测算,平均步行距离约300米、步行时间约5分钟。未来,这里将成为整个区域公共交通枢纽与活力中心。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