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拉松运动中的“极点”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9/25 19:06:12 | 【字体:小 大】 |
长篇小说征稿人体各系统器官的惰性大小有别,肌肉的惰性小,内脏器官的惰性大。人体由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剧烈运动时,工作效率不高,不能及时地把氧输送给肌肉和带走大量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物,造成机体缺氧和代谢产物堆积,因而使机体产生“极点”现象。
不经常锻炼的人,“极点”现象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反应强烈。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通常跑到30~35公里处身体感到特别难受,出现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心跳、腿软、头晕恶心、步子发沉等 “极点”现象,也是业余马拉松跑者们经常说的“撞墙”现象。
马拉松运动员“极点”的产生原因,是由于运动员在高速奔跑下,体能消耗过大,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不能及时地把氧输送给肌肉和带走大量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物,造成这些化学物质引起运动员呼吸、心率急剧增加,血压升高,导致呼吸循环系统失调。因而,使运动员产生“极点”现象。
运动员出现“极点”的时间是与运动员自身竞技能力、比赛当日配速和跑步节奏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通常,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和有一定训练基础的马拉松爱好者如果能够按平时的运动配速(要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匀速跑,“极点”出现在30~35公里的概率相对较高。
如果运动员在25公里处或者20公里前就出现“极点”状况。应该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一般情况下,竞技水平差的人,出现“极点”的时间早一些,反应也更强一些;相反,竞技水平高的人,出现“极点”的时间相对较晚,身体反应也较轻,而且度过“极点”的时间也短。
“撞墙”这个词已成为业余跑者的口头禅。当每个人跑不动的时候,就会雄赳赳气昂昂喊出“撞墙了”。其实“极点”是一种正常的运动生理现象,在任何竞技类项目比赛中都会出现。例如:足球运动员70~85分钟抽筋现象;400米运动员300~350米动作僵硬、变形现象以及篮球运动员第四节命中率开始下降等现象都是因为运动员体能严重透支,造成身体处于或接近“极点”的表现。所以,一旦出现“极点”,我们要积极、乐观面对,而不是消极、浮躁地选择逃避比赛。
马拉松是一个超长距离项目,运动员的后程基本处于一个机械运动状态,一旦停下来,就很难再跑起来。所以,当运动员出现“极点”现象时,绝不能完全停止运动,要适当降低配速,始终保持运动状态,哪怕保持原地的小碎步慢跑都很重要。同时,出现“极点”时,要注意控制呼吸频率和增进呼吸深度,延缓呼气,这些都有助于快速消除“极点”现象或缩短它的持续时间。
在日常训练或比赛中出现“极点”前,运动员脑海里会有一个复杂的状态。例如:心情浮躁、消极,暗示自己上厕所,劝诫自己下次再跑,可怜自己何必这么苦,告诫自己健康最重要,安慰自己撞墙了可以停下来等。其实,这一连串的思想变化都是运动员准备逃脱比赛,放弃比赛的前奏。
|
运动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个运动: 用现代语言解读太极 下一个运动: 没有了 |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