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澡盆注:本文发表于《北京大学古代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二十五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此为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钱汝平老师授权发布!
【内容提要】文章考证了三个古汉语词:贵欲、嶀、摸棱。认为“贵欲”的“贵”的本字当是“觊”,“贵欲”是近义词组成的词组。“嶀山”的“嶀”之所以历来被注为tu音,是由于音切为“他乎切”的缘故,其实“他”是“化”字形近之误,“嶀”应是从山雩声的形声字。而“摸棱”一词与“无虑”“摹略”“迷离”“朦胧”等词为一音之转,同出一源,是联绵词,不应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用手摸床棱”。
“贵”字有“希望、企图”义,最早由南宋学者鲍彪发其覆。《战国策•东周策》:“谓周最曰:‘魏王以国与先生,贵合于秦以伐齐。’”鲍彪注;“贵,犹欲。”结合后世文献,可知鲍彪此注郅为精确。王锳、郭在贻、樊维纲等先生分别从唐宋诗文和魏晋南北朝文献中搜罗了大量“贵”以及“贵欲”同义连文作“希望、企图”解的例证,其说已成定论。[1]但是于“贵”字为何会有“希望、企图”义,似尚未达一间。如果说此义是由“贵”字的本义“贵重”引申而来,那么其间的演变线索很难理清。笔者以为,“贵”字当是“觊”字的音近假借字。据郭锡良先生的拟音,“贵”字的上古音为kǐwət,属见母物部;“觊”为kiəi,属见母微部。[2]虽有介音和阴入之不同,但主要元音相同,并同属见母,而微、物二部字又例得通假。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又同书《微子》:“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此两例“归”字,《释文》云:“郑(玄)本作馈。”[3]“归”在见母微部,“馈”在群母物部,属阴入对转。《说文·见部》:“觊,幸也。从见,岂声。”段玉裁注:“觊叠韵。古多作幾,汉人或作,亦作冀,于从岂取意,岂下曰:欲也。”若“”“幸”连文,亦即今日所云“侥幸”矣。“侥幸”即有“希望、企图”义。至于同义连文的“贵欲”一词,其本字当是“觊觎”,亦作“觊欲”,三者仅一声之转耳。“觊觎”亦是同义连文,《说文·见部》:“觎,欲也。从见,俞声。”段玉裁注:“觎欲叠韵,《广韵》曰:觊觎,欲得也。”钱坫《说文解字斠诠》云:“《汉书》广陵王胥有觊欲心,觊欲即觊觎。”[4]其说是矣。
“嶀”字,在现存传世文献中,最早出现于江淹《谢法曹赠别(惠连)》,诗中有“今行嶀嵊外,衔恩至海滨”[5]之句。此诗后来被收入《文选》,唐初李善为其作音注,对“嶀嵊”二字,正文夹注“呼剩”二字,表示二字读音与“呼剩”同。又于注文中对此二字下了反切:“嶀,他乎切;嵊,食证切。”[6]以“食证切”来切“嵊”字,自然准确,此可不论。然而“他乎切”切不出“呼”字的读音,只能切出类似“tu”的读音。但是后世字书韵书均据此一边倒地将其音定为“他胡切”或“通都切”(即他乎切),《广韵》在平声透母模韵。连带地,“嶀”字的异体,甚至、、、等字也被一并收入同一小韵内。然而,从造字的常例来说,“嶀”字显然是一个形声字,从山,雩声,而“雩”字,据《说文》孙愐音,为“羽舞切”,《广韵》为“况于切”,其声母是喉音晓母,明显与“他胡切”的舌头音透母不合。这从“嶀”字的异体更可直接看出,从乎得声,是喉音晓母字。其实比李善年代稍晚的唐代僧人慧琳曾对此提出过怀疑。他在给慧皎《高僧传》卷四《竺法潜传》的“徐步东瓯,远瞩嶀嵊”一句作注时说:“雩塖,上音诩于反。《汉书》云:雩娄,县名……《考声》云:吴邑名也。《传》文从山作嶀,字书及《郡国志》并无此嶀字,多恐传写误耳。下音绳,《考声》从土作埵(塖),小山也。案《郡国志》,埵(塖)亭在剡山。”[7]慧琳于字学似稍嫌保守,只因当时字书未收“嶀”字就不愿承认它的存在,故只以“雩”字出注,并以“吴邑名雩娄”的传统说法来解释它。但他将“雩”字注为“诩于切”则无疑是准确的。“雩”肯定是喉音晓母字。在对同书卷七《释僧镜传》“常共游嶀嵊”一句作注时,慧琳似乎改变了看法,承认了“嶀”字的存在,他说:“嶀嵊,上音户,下音乘。”[8]可见在慧琳看来,“嶀”字就是读如“户”音的,不存在读“他胡切”的可能。笔者以为,《文选》注文中的“他乎切”的“他”字当是“化”字之误,形近而讹。“他”字与“化”字极易相混。笔者曾整理后周高僧释义楚编纂的佛教类书《释氏六帖》,该书的宋刻本第四帖《神仙高士部》第二十七《仙人》一“求仙无益”条引《正理》云:“求仙道者,或负笈从师,担簦远岳,披萝缉蕙,鸟曳熊经,金灶罕成,玉华难觏,凝髓他(化)骨,空致斯谈。”《正理》就是初唐高僧释法琳的《辩正论》。此节文字见于今本《辩正论》卷六[9],“他”字作“化”字,自当以“化”为是。又,《唐故金谷府鹰扬权公墓志铭并序》;“曾祖休,齐任何州刺史;敷他百城,轶廉公之歌绔;宣风千里,辚张子之谣岐。”曾良先生认为“他”是“化”字之误[10]。可知“化”易误为“他”。“嶀”字的读音当是“化乎切”,如此才能与正文中的夹注“呼”字相呼应。当然,这不是李善之误(因为比李善年代稍晚的慧琳还将“嶀”字读如“户”音),而是因辗转传抄刊刻导致的错讹,但至迟在北宋真宗年间纂修《广韵》时就已出现。
此山在今浙江省嵊州市,当地俗称猪大山,大概因此山多野猪而得名。当地文史研究者据此认为“嶀”字方言读音当为zi(因方言猪字读zi)。笔者以为,这是一种倒果为因的说法。因民间俗称猪大山,而此山刚好对应古代文献中的嶀山,从而牵强附会地认为“嶀”字读zi音,这显然是难以成立的。
《文史知识》2004年第4期刊登了王国锋先生的随笔《何谓“模棱”》,考证了典故“模棱两可”的来源,引用了《旧唐书·苏味道传》和《唐语林》卷五《补遗》的两则材料。《旧唐书·苏味道传》:“(苏味道)前后居相数载,竟不能有所发明,但脂韦其间,苟度取容而已。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稜以持两端可矣。”《唐语林》:“苏味道初拜相,门人问曰:方事之殷,相公何以燮和?味道但以手摸床稜而已。时谓‘摸床稜宰相’。”王先生由此认为“摸稜”就是“摸床稜”的意思,并进一步发挥说:“稜同棱。……棱是四方木,四方木上下、左右没有区别,这就暗示,处理事务要像‘摸棱’一样,可上可下,可左可右,不分出是非对错。”笔者读此,窃有疑焉。且不说“棱”是否四方木,即使是,也怎么会“上下、左右没有区别”呢?
其实,“摸棱”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写法。有作“模棱”者,如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七《老健》诗:“不怪模棱嗤了了,但惊紾臂劝徐徐。”也有作“摸棱”者,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改官匪难,当别有骤进用,径入侍从行缀矣。然反复无常,惟畏慎作摸棱态过当,卒致身辅相。”宋马永易《实宾录》卷三:“唐苏味道为相,恃名位,尝谓人曰:摸棱持多端可矣。故世号摸棱首。”亦有作“模棱”者,明张居正《张文忠集》卷一《陈六事疏》:“上下务为姑息,百事悉从委徇,以模棱两可谓之调停,以委曲迁就谓之善处。”从词形的不定来看,“模棱”只有可能是联绵词,其义存乎其声,不在其形,因此在解释其义时,不能坐实,只能以声训得之。
最近笔者阅读王引之《经义述闻》有“无虑”一条,读后愚心似有所悟,觉得“模棱”实为“无虑”的音转而已。现将该条择要摘述如下:
家大人曰:……高诱《淮南·俶真篇》曰:“无虑,大数名也。”《广雅》曰:“无虑,都凡也。”又曰:“都,大也。”都凡犹言大凡,即高诱所谓大数名也。……《赵充国传》:“亡虑万二千人(亡与无同)。”注曰:“亡虑,大计也。”……无、勿一声之转,故无虑或谓之勿虑(笔者按:又作莫虑,《汉书·贾谊传》:“地制壹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莫虑不王,朱起凤《辞通》云:“谓大氐莫王也。”)……无虑之转又为摹略。《墨子·小取篇》曰:“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摹略者,总括之词,犹言无虑也。又转之为孟浪。《庄子·齐物论篇》:“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李颐曰:“孟浪,犹较略也。”崔譔曰:“不精之貌。”(笔者按:向秀读孟浪为漫烂)左思《吴都赋》:“若吾子之所传,孟浪之遗言,略举其梗概而未得其要妙也。”刘逵注曰:“孟浪犹莫络,不委细之意。”无虑、勿虑、摹略、孟浪皆一声之转。[11]
按“无虑”的音转形式除上述勿虑、莫虑、摹略、孟浪、莫络外,郭晋稀先生《声类疏证》于此尚搜罗甚夥,见解精辟。他说:“凡事之大计不精细,为孟浪、漫烂、莫略、无虑、灭裂,……其义小变,谓物之仿佛不清楚,则为弥离、迷离、蒙茏……摹络。《木兰诗》:“雌兔眼迷离,”谓所见模糊耳,迷、弥本同音字,故弥离即迷离。《汉书·扬雄传》:“猎蒙茏”,师古曰:“蒙茏,草木所蒙蔽处也。”……月下见物不清,故字又作朦胧。《射雉赋》云:“ 幎历乍见。”盖谓乍见乍隐之貌。《文选·吴都赋》:“幂历江汉之流”,刘逵注:“幂历,分布覆被貌。”则字形增网,以网蒙蔽之,《广韵》云:“,烟状。”云烟笼罩不清也。……《广韵》云:“,妇人所戴。”皆谓蒙蔽可知。诸联绵辞上字:弥、迷、蒙、朦……,皆读微明两母,微古读明,故知其同纽双声也。其下字:离、茏、笼、胧、历……络,皆读来纽,亦同纽双声也。”[12]郭先生又说:“凡此变化,不知纪极。循此以求可推知也。形既转动,义亦移易,然虽移易,又相牵连,仔细抽寻,自可得其仿佛。”[13]王引之、郭晋稀的说法为我们考释“模棱”的词义提供了线索。无、勿古读同莫。模从莫得声。虑,《广韵》良倨切,去声,御韵,来母。棱,《广韵》鲁登切,平声,登韵,来母,两字同纽,而韵部似乎相去较远。但粤方言虑读[1eu],与棱[lng]主要元音相同,例得通转。《汉语方言大词典》收有“摸棱”一词,释义云:“山西榆次‘摸棱’有‘蒙盖’之义,如用被子摸棱住头,蒙盖住头,则有‘不明白’、‘模糊’、‘糊涂’之意。”又云:胶辽官话、闽语中“摸棱”一词有“估计、揣摸”义,并引《真本金瓶梅》第八十回:“妈说,你摸棱你手中没什么细软东西,不消只顾在他家了。”[14]也与王、郭两先生的说法相合。于此,可知“模棱”一词实是古语“无虑”的音转,其义得之于“无虑”的“大凡”、“大概”义,引申之则有“不清楚”、“不明白”、“模糊”之义,在具体语境中,可释为“遇事不置可否,态度含糊”,因此,“模棱”一词的词义并非如王国锋先生所说的得之于苏味道的“摸床棱”。至于《唐语林》记载的苏味道以手摸床棱的细节,他只不过想以谐音的方式用“摸床棱”[15]这个动作向对方暗示“模棱”的“含糊”意而已,不当坐实。
[1]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第二次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20页。郭在贻:《〈太平广记选〉(上册)注释商榷》,《齐鲁学刊》1983年第1期。樊维纲:《晋南北朝乐府民歌词语校释》,《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2]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13、224页。
[3]引例据邓安生纂:《通假字典》,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78-179页。
[4]见丁福保编:《说文解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影印,第3855-3856页。
[5](梁)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一《杂拟下》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清嘉靖十四年胡克家刻本。
[6]对《文选》正文中的音注的来历,学界争议较大。据李华斌研究,正文中的音注原本与注文中的音注是一个整体,后被刊刻者置之于前,有规范读音的作用,其权威性高于注文中的音注;它来源于注文,一部分是李善的,一部分是五臣的,一部分是《文选》旧注的。总之,即使不全是李善的音注,但是作于中唐以前是可以肯定的。李说见《〈文选〉正文中的音注的来历兼及尤刻本的来历》一文,《长江学术》2013年第1期。
[7](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日本狮谷白莲社版,第3427页。
[9](日)高楠顺次郎主编:《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第52册,第533页a。
[10] 曾良:《隋唐出土墓志文字研究及整理》,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124页。
[12] 郭晋稀:《声类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78页。
[14] 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6751页。
钱汝平丨入居越中的东莱吕氏家族——以新见南宋吕祖谦家族吕有年墓志考释为中心
錢汝平丨唐末五代危全諷、危仔昌兄弟家世補證——新見《宋故危先生墓誌銘》考釋
“书目文献”约稿:凡已经公开发表有关文献学、古代文史相关文章,古籍新书介绍、文史期刊目录摘要等均可。来稿敬请编辑为word格式,可以以文件夹压缩方式配图(含个人介绍),发到邮箱。感谢您的支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