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8言情小说在四川天一学院,有一个被无数师生“引以为傲”的专业——它从2016年开办以来,已培育超3900余名毕业生从这里走进省市级事业单位、走出国门工作。它在内涵建设上的亮眼成绩和鲜明特色让许多正在筹建同专业的职业院校,都会选择先到这里来考察一番。
四川天一学院健康产业学院院长康晓慧介绍,护理专业是学校重点专业,也是在建的校级高水平专业。“近年来,学校立足‘民办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两种环境,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构建起了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233+X”人才培养模式。”康晓慧表示,护理专业作为学校的“主力军”,在专业建设上深入贯彻“233+X”模式,以“实践能力”为锚点,进行了诸多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何为“233+X”?据康晓慧介绍,天一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在于从自身“民办”实际出发,依托学校举办方和学校所在经济带企业,搭建两个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双方在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三方面的精准对接,进而推进实训优化、课程改革和教学评价模式优化三个目标,真正培养动手能力强、切合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233+X’人才培养模式集中体现了天一学院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思想。”
在“233+X”人才培养模式下,各专业必须根据自身特征开展教育教学,才能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护理人员是对实践技能要求极高的技能型人才,相比于其他专业,需要在理论知识教学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护理专业教研室主任徐晓表示,对于护理学生的培养,专业在学校“233+X”的顶层人才培养模式下,守正创新,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素质教育为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院校融通”的四段式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如何做到“工学结合,院校融通”?“丰富校内实践场景、打通校外实践渠道,只有这两条路径都走通,才能让学生在专业必备技能上全覆盖,从而构筑起职业核心力。”徐晓说到。为保障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护理专业不仅打造了超4000㎡的护理系实训中心,同时还与省内多家三甲医院、40余家医疗单位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护理学生在3年的专业学习中,需要接受校内实训、医院观摩、临床见习、岗前培训、临床实习及毕业技能考核等全过程实践培养。“近10年来,全国护士队伍总量以平均8%的增幅逐年增加,每年新增30万人左右。如此情况下,专业学生去向落实率依然稳定保持在85%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始终锚定‘实践能力’这一重点。”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培养出实践技能过关的专业护理人才,首先得教师自身经验丰富、技术过硬才行。”徐晓在采访中坦言。如何锻造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搭建“双师型”队伍是天一学院护理专业给出的答案。
天一学院护理专业教研室要求,专业教师每2-3年必须进入医院临床工作,学习行业新理念、新技术、新仪器。“标准流程可以学,但临床是需要变通的。”徐晓以食道癌手术病人为例,向记者解释了将“双师型”教师培养作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最主要内容的原因,“食道癌手术病人的生命主要依赖于胃管喂食,但病人却往往会因为插管的不适而拔掉管子。如果病人拔管,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这不单单是学习胃管护理知识就能解决的,必须要有临床经验的老师才知道才如何教授学生。”
此外,专业还要求核心课程组必须保证有1名高级职称教师和2名中级教师,通过“老带新”的方式让专业新进教师快速熟悉学校教学规章制度,掌握专业核心教学技能。“在护理专业,每个课程组都有标准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通过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新进教师集体备课完成PPT和教案、确定课程重点和教学方式,进而保证同质化教学。这也是让专业教师齐头并进、快速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
目前,学校护理专业共有教师54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超60%。“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引进专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聘任有实践经验的技能型教师,把更多优质师资凝聚到专业建设上来。”徐晓说。
采访时,天一学院精业楼的护理实训中心,《外科护理》任课教师刘梅正在教学生用模拟人练习徒手心肺复苏术。“相较于其他院校,天一护理专业的实训条件的确要优越很多。”刘梅表示。不同于标准化实训室,学校护理实训中心基于模块教学和学生分组实训的教学需求,采用开放式设计布局,不仅可以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学生还能根据学习需要随时到中心进行练习巩固。目前,实训中心已建成包括模拟病房、护士站、治疗室、临床情景模拟室、外科急救室、抢救室、老年康复实训室等27间实训室。其中,护理高端模拟实训室还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挪威挪度Laerdal公司)的3G高端模拟人。
实训条件走在前面了,教学也必须得跟上。在护理专业,实训学时的占比达到了教学活动总时数的50.32%。除日常实训课程之外,专业每届学生还必须在大二结束时进行为期1个月的技能强化训练和8个月的临床实习。“‘参与’才是‘掌握’的保障。”徐晓言简意赅地总结到。
除了护理技能,人文关怀也是护理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作为与病人走得最近的“没有翅膀的天使”,优秀的护理人员还需要有与病人共情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扎针、输液、做皮试是惯例。”2022级护理专业学生蓝箴祥露出手背上依然清晰可见的针孔,笑着向记者说到。为什么不在模拟人身上练习?一是因为针头进入人体静脉会有一个落空感,这种细微的差别是在模拟人身上体会不到的。二是因为“只有自己痛过,才会在给病人扎针时更加小心。”
徐晓在采访中向记者讲到,专业一直以来都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将“人文关怀”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例如输液,真正的病人血管大多数是塌陷的,行业习惯做法是拍打手背,但这会增加病人痛感。”因此在实训时,老师通常也会让学生互相“拍手背”,先感受这种痛,然后再告诉大家,可以通过轻揉血管或热敷让血管充盈。此外,保护病人隐私、关心病人需求也是在学习时需要注意的。“即便是给模拟人做心肺复苏,也必须在‘抢救’后给它们穿好衣服。”
以岗位技能为育人重心,以人文温度为育人底色,天一学院护理专业,多向发力,培育新时代的“南丁格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