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流行彩妆妆面告别“夏训”,意味着下半年的比赛越来越近。现阶段,间歇训练和长距离训练已成为大众跑者采取最多的训练手段。这是因为“超长”距离间歇训练,是提升速度耐力和耐酸能力较理想的训练手段。
间歇训练是德国中长跑教练员波·格施勒和生理学家莱茵德尔于20世纪40年代共同创造的,捷克的长跑巨星扎托皮克运用此方法创造了18项世界记录。
间歇训练的原理:当运动员在完成一组训练内容后,间歇休息中运动器官(肌肉)得到休息,无氧代谢停止,肌肉代谢产生的乳酸逐渐消除。这时候,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虽然稍稍恢复平息,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通常,对于中长跑运动员来说,比较常见的间歇训练距离在200米~1000米左右。当然在专业队,对于主项10000米和马拉松的运动员,采取2000米x8次、3000米x5次、5000米x4次,甚至像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大迫杰采取10000米x2次“超长”距离间歇训练也是比较常见。
相对于有氧训练,间歇训练的训练强度和完成难度还是挺大的。通常,间歇训练距离越长,完成难度就越大。如果掌握不准训练强度和跑步节奏,“跑蹦”的概率也就越大。因此,在和大家谈论间歇训练容易“跑蹦”之前,我们先来正确认识一下间歇训练。
首先,把握好兴奋和紧张的“度”。对于大众马拉松跑友而言,每当提起“间歇训练”时,既紧张又兴奋,甚至有的跑友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从运动竞技的角度看,运动员在训练、比赛前,略紧张,说明准备的很充分,也很看重这堂训练课的完成质量,这样的备战“状态”有助于跑出好成绩。
当然,如果过于紧张,也会影响到竞技状态。所以,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状态好,就干,状态不好,就放慢配速,完成训练负荷。
其次,过程,并非越“虐”越好。间歇训练的重点在于运动负荷(量和强度)的合理选择,难点是间歇时间的长短,两者决定本堂间歇训练课的训练目的。
从训练的角度出发,并非每一次间歇训练跑得越虐越好。它与有氧训练、混氧训练一样需要讲究跑步节奏以及训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很多时候,运动训练讲究一个“度”的把握,也就是说好的训练效果是在训练中接近于“极限”强度,但不轻易触摸这个“极限”强度。
首先,距离加长,难度加大。超过2000米距离以上的间歇训练,延长了运动员在接近无氧心率环境下的跑步时间,这时候机体刺激大(四肢酸胀、缺氧等),容易阶段性出现“运动极点”。
此外,“超长”距离间歇,大家跑的次数相对比较少,在目标制定、体能分配以及跑步节奏控制上,难以把握。如:前两个配速容易“冒进”,导致体能过早消耗,从而不能高质量完成整堂课的训练质量。
其次,自身能力评估出现偏差。自身运动能力和竞技状态的合理评估,是高质量完成训练计划的关键。有时候,第一个2000米,感觉自己跑的较轻松,但其实这只是因为热身过后,体能储备更加充分的原因,并不能完全理解为竞技状态出众。
因此,第一个2000米可以跑的保守一些,跑完第一个,可以根据体感来确定当天目标配速(提高或降低)。这个目标配速是基于可以用7~8成的体力,就能够顺利完成整堂训练课,而不是半途而废。
第三,个人和团队作战的差异。长跑训练和比赛,要想达到好的效果,离不开团队作战的重要性。特别是间歇训练和长距离训练,集体一起跑的训练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超长”间歇训练,一个人全程领跑到底,非常吃力。如果有水平相当的伙伴交替领跑,不仅可以节省体能,也能相互促进和激发训练斗志。
毕竟,间歇训练的强度高于混氧强度,接近于无氧强度,人多一起跑,会更有训练效果。同时,一起跑,也能从和伙伴的比拼中,看到自己的差距和特长,以便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竞技水平。
第二,间歇训练的重点在于运动负荷(量和强度)的合理选择,难点是间歇训练的选择时机(基于自身运动能力和竞技运动状态达到进行间歇训练的要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间歇训练的目的。
第三,间歇训练并非只是追求“大强度”训练模式,它与其他训练内容一样需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以及也要坚持循序渐进、适量递增的训练原则。
第四,大众马拉松跑者,间歇训练注重“中负荷、中强度”的训练理念,效果会更加科学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