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02kkk9月23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此时,阳光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是一个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秋分的到来,气温逐日下降,逐渐步入深秋季节,虽然会秋雨绵绵,但降水逐渐减少,秋燥越来越明显。
秋分三候:“初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意思是说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农谚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可见,秋分是北方播种冬小麦、南方播种水稻的时期。
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不可出现偏颇。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体质调养可选择我国古代民间九九重阳(阴历重阳节)登高观景之习俗,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这是养生中的养收之法,也是调节精神的一方良剂。
秋分之后,“秋燥”更加明显,燥邪侵犯人体,易伤肺脏,易耗津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燥胜则干。”故人体易出现口唇干燥、鼻咽干燥、皮肤干燥、干咳或痰黏难以咯出等不适。饮食上宜食用滋阴生津、润肺止咳之品。
自然界阳气减弱,阴气渐盛,人体由疏泄趋向守藏,有时会出现困倦、疲劳等“秋乏”现象。在饮食上可以进行适当补益,但此时仍应以“平补”为主,不可过食辛温滋补之品。
粳米、香菇、土豆、胡萝卜、小白菜、水萝卜、石榴、橘子、梨、鸡肉、牛肉、猪肚等。
烹饪:桔梗洗净,去掉表皮,用凉水浸泡一晚,中间换水两次。姜切丝。桔梗控水晾干后切段,与姜丝一起拌匀,加入白糖、食盐、辣椒粉、生抽等调味,放入冰箱冷藏一夜后即可食用。
食材:山楂6g,大枣10g,橘皮6g,牛腩400g,胡萝卜200g,香菇30g,绍酒、冰糖、葱、姜、食盐适量。
烹饪:山楂和大枣洗净、去核。胡萝卜洗净、切块。牛肉洗净,切成4厘米左右的肉块,焯水备用。姜拍松,葱切段。锅中倒入少许油,放入冰糖,炒出焦黄色后加入牛腩翻炒,倒入热水,加入绍酒、葱、姜,煮开后倒入高压锅中压制40分钟。压好后,倒入锅中,加入胡萝卜、香菇、橘皮、大枣、山楂继续煮20分钟左右,大火收汁,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烹饪:梨洗净,切块备用。银耳泡发。把梨块、冰糖、橘红、银耳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炖20分钟至银耳软糯粘稠,加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作者:中医药传承创新联盟药膳研发团队 王平、王萌、姚鹏宇、王丽、臧翠翠、王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