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f滤头医疗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兼具医疗和消费的属性。按对应的整形医院科室设置可分为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美容、中医美容四大类,其中皮肤美容需求最大,也是本项目重点关注的方向。
2019年是我国医疗美容行业的重要里程碑,15座新一线城市医疗美容行业消费人数首次超过4座一线城市,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作为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产业,医疗美容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行业规模仍然保持稳步増长。即使是受到今年疫情的严重影响,3月开始,医疗美容行业已明显早于其他行业呈现复苏趋势,从线月初即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我国有望在2021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美容市场。
医疗美容机构分为公立医院整形科、大型连锁医疗美容集团和中小型民营医疗美容机构三大类,其中正规机构占75%左右,但这些机构中15%有存在超范围经营的现象。除了非正规机构外,还有数量远超医疗美容机构,无法准确估计的美容院和个体户开展医疗美容项目。
全国医美行业的正规医院或者医美机构数量在13000家左右,其中小型民营诊所占70%多。经过估算,无任何资质非法从事医美服务的“黑门店”是正规机构的6倍以上。
目前,我国医疗美容市场竞争格局呈高度分散状态,而且分散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强,集中度很低,龙头效应尚未形成,作为产业链中游的医美机构在行业中总量占比严重偏低。市场主体以中小型民营机构为主,上市公司仅有2家整形美容医院:华韩整形(新三板上市),市值只有30亿人民币;医美国际(美股上市),市值更低仅1.4亿美金,此外再没有能领跑市场的高市值公司。
服务人次年均增速26.4%,2019年医美消费者规模达到1367.2万人,女性占比达到88.6%,男性占比为11.4%,并且男性占比仍在提高;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增速减缓至22.2%。2019年人均消费1.3万元。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000亿元。2023年医美消费者规模可达2548.3万人。我国的医美渗透率依然较低,只有美国的1/4,韩国的1/6,未来5年的高速增长格局基本确立,到2025年将可以达到7000亿级别。
医疗美容行业毛利润率高达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美丽的暴利行业”。从整个行业的成本构成来看,营销渠道占比高达50%,这主要是因为进入较早的莆田系整形医院重渠道投入的营销驱动模式带动渠道费用快速攀升,最终形成了现在畸形的行业成本结构。获客成本太高成为整个行业最大的风险点,虽然毛利润率很高,但令人意外地是盈利企业占比还不到30%。2019年全国更是有30%左右的医美机构因亏损严重倒闭。
引流方式包括传统广告(户外广告、搜索引擎竞价等)、互联网平台和机构引流三大类。其中传统广告占比最高,达到60%~90%,但是投入产出比表现较差,呈下降趋势;互联网平台占比10%~40%,但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估计在3年内与传统广告相当;机构引流是指与美容院、异业(夜店、网红公司)合作,一般是按单次消费计费,佣金比例通常高达30%~70%。
医疗美容的服务项目具有个性化、定制化、地域化的显著特征,不同城市的消费习惯千差万别,很难将某地的成功经验复制推广到全国,因此连锁型医美机构也普遍采用的是分地区相对独立运营的形式。
由于发展时间短,这一市场有实力的机构并不多。目前市场上轻医美门店知名品牌不到10家,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是近年新成立的品牌,主攻二三线年我国医美行业实际从业医师数量近4万名;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非法从业者人数大约是合规医师的3倍左右,包括美容师、美发师、美甲师等冒充医师开展微整形美容。合法医美机构当中,存在非合规医师冒充“飞刀医生”的现象,根据艾瑞咨询估算,这些假冒“飞刀医生”数量将近5000人。
成立较早的知名轻医美诊所,例如柠悦、芙艾、颜术等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或强二线城市,繁星轻医美将目标市场选在了西安、成都、重庆等中西部城市。
具体到线上订单来看,美团医美大数据显示,20~30岁的消费者占比超过78%,这是因为年轻消费者对网络的依赖性更高。其中增速最快的群体为25~30岁的95后,同比增幅达148%。95后们也开始有“抗初老”需求,抗衰老、除皱瘦脸的订单量中,有35%来自95后。
在人口流动、网红经济刺激、气候原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的轻医美需求增速明显高于一线城市,而这些地域的线下医美资源还相对匮乏。据新氧大数据,2019年我国的新一线城市消费者规模占比首次超过一线城市,成为市场增长的最大推力。
中国轻医美消费者单次消费价格接受度不超过5万元的占比94.3%,其中不超过1万元的占比72%,价格区间分布与当前轻医美热门项目价格基本吻合。
2017年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打击无证行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严肃整治违规医疗美容培训,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在方案框架下,5月开始,国家卫健委、公安部等7部门联合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截至2019年1月,共查处案件2700多件,吊销医疗机构诊疗科目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8家,责令47家医疗美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整改,2家停业整顿,743条医疗美容广告予以改正。
从医疗美容行业负面报道、国家相关政策、消费者分析等因素综合来看,由于准入门槛低、监管标准不健全,行业政策亟待进一步完善。政府一方面不断出台政策促进医疗美容行业规范化,另一方面对非法医疗美容活动的惩处力度不断加大。
2011年,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大量涌现,大型民营连锁医院、小型民营医疗美容诊所纷纷建立。
2014—2018 年,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增速每年达30%以上,是我国医疗美容行业的黄金发展期。
2019年,国家卫健委在全国部分省市探索“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多元化监管模式,医疗美容行业监管有望趋于全面化及常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