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之杀猪悍匠食品安全和营养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健康,居民营养状况也是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群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经过10年发展,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已达到1419项;承担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医疗食品污染机构已增至7万余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县区覆盖率增至99%的县区;6~24月龄婴幼儿平均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与2012年基线%。
“‘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习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日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进展与成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刘金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法履行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评估等工作职责,践行“最严谨的标准”要求,贯彻大食物观理念,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为重点解决食品安全“标准一大堆、不知用哪个”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组建了含17个部门单位近400位专家的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依据新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牵头将原来分散在15个部门管理、涉及食品的近5000项相关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把食用农产品安全标准,食品卫生、规格质量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进行了整合。
“近年来,按照‘最严谨的标准’要求,我们完善了以风险监测评估为基础的标准研制制度,建立了多部门多领域合作的标准审查机制,持续制定、修订、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刘金峰说,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分为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规范和检验方法四大类,覆盖从原料到餐桌全过程。四类标准相互衔接,从不同角度管控食品安全风险。此外,注重与监管、产业健康发展需求衔接,动态调整细化标准并指导实施,助力高质量发展。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健康,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我国从2010年开始组织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风险因素。
“通过连续10多年的监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初步掌握了我国食品污染状况和趋势,如发现局部地区部分食品重金属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致病菌污染以及新的潜在的其他风险等食品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开展风险评估,通报相关监管部门及时制定修订相关限量标准,有效发挥了监测评估的预警作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介绍,中心同时也基本掌握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主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趋势和发病规律。比如,通过地方加强对中毒高发地区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加大消费者不采不食野生蘑菇针对性的科普宣传,明显降低了毒蘑菇中毒的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
校园食品安全亦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重点领域。“总体来看,近几年校园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食源性疾病发病呈下降趋势,未发生涉及校园的重特大食品安全事件,无死亡病例发生。”刘金峰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始终将校园食品安全和防范学生食物中毒作为工作重点。一是将学校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作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重要内容。动态研判监测发现隐患问题,并及时通报会商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强化风险防控措施。二是协同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抓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的落实。三是组织开展主题宣教活动,动员全社会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合理膳食行动实施3年以来,我国的居民营养健康促进成效显著,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最明显的变化是,我国居民身高变高了,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18~44岁居民身高分别为男性169.7厘米、女性158.0厘米,比2015年分别增加1.2厘米、0.8厘米。农村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由2015年的11.3%下降至5.8%。人均每日烹调用盐9.3克,比2015年下降1.2克。定期测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标的人群比例显著增加。
为了加强合理膳食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17个成员部门齐心协力,组织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成效显著。
“该行动对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说,我国从2011年开始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从最初的每学习日每人补助3元增加到现在每学习日每天每人5元。据监测评估显示,学生贫血率从2012年的16.7%下降到2021年的11.4%,学生的生长迟缓率下降更多,从2012年的8.0%下降到2021年的2.5%。
为了改善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状况,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从2012年起启动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24月龄的婴幼儿每天提供1包营养包,这个营养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作为辅助的营养补充品。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项目持续监测地区6~24月龄婴幼儿平均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与2012年基线年,项目累计受益儿童人数达1365万。
此外,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网上餐饮外卖业务迅速增长,外卖、网购这样的新业态食品安全问题也同样备受关注。
“为规范餐饮服务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GB31654),已于今年2月22日实施。外卖餐饮服务经营者,一方面必须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等通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确保原料和产品安全;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规范餐饮服务活动中外卖食品加工、配送和人员等食品安全过程控制要求。从食品安全角度,无论外卖与堂食、网购与实体店购买,对食品的安全要求是一致的。”刘金峰回应,外卖、网购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加强生产、储运、配送各环节管理,共同维护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的疫情与污染的进口冷链食品级包装相关联,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我国多举措保障进口冷链食品安全,各地监管部门加强进口食品管理。“在总结分析冷链食品相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和《消毒技术指南》两个指南,该指南在预防冷链食品及其包装传播新冠病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宁介绍,年初,根据疫情和防控形势变化,为了更加科学精准地做好冷链食品传播新冠病毒防控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又组织对上述指南进行了修订。关于如何防范新冠病毒通过冷链传播,国家重点放在对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防控,特别是高风险岗位人员的管理。对于消费者来说,到正规场所购买食品,做到勤洗手,家庭烹饪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五要点(如保持清洁、生熟分开、食物要彻底烧熟煮熟、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秉持标准严谨实用,监测灵敏高效,评估科学权威,营养惠民便民原则,更好服务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刘金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