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醋可以空腹喝吗有句话说,吃什么,你就是什么。其实,这句话从物质食粮扩展到精神食粮同样成立——现在,越来越多人懂得健康饮食:少吃垃圾食品,少摄入糖分,多吃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其实,我们也应该用心打造自己的”栏目,邀请各路达人分享自己获取新闻和其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希望这个小栏目,能够启发和帮助更多人优化自己的媒体食谱。“西方媒体查一查”小程序上线后,我在后台收到孟庆伟的留言,问是否可以将小程序关联到他的公号。由此,我和他接上了头,才发现有许多共同的朋友。他的公号专注于英文学习,其中对外媒的阅读是一个重点。于是我邀请他分享自己的媒体食谱,以及“品尝”外媒大餐的秘诀。
为什么要读外媒?如果我没有出国读书和工作的打算,读外媒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很多外媒历史悠久,语言可读性强,报道独立、专业,可信。就获取信息而言,客观、独立、专业这几点是最重要的。此外,如果报道和分析有深度,有独特的视角,有独家的资讯则是锦上添花。
即便没有出国读书和工作的打算,也可以多读读外媒。不少外媒秉持了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事实核查做得专业,除了可信度高外,往往还能提供和国内媒体不同的视角。对于重要的事件或自己特别关心的事件,可以多读几个媒体的报道和分析,从不同视角来认识这个事件。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球化背景下信息、资金、人员等来往越来越频繁,在这个背景下这样做,尤其有意义。
拿几个月前发生的中印边界冲突来说,如果想深刻理解这一事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媒体。应该从多个角度阅读,比如,可以读读印度媒体的报道,英美媒体的报道,甚至日本媒体的报道。这样读者就能了解到不同国家、不同媒体的价值、利益、诉求和理由。要知道,阅读某个媒体不代表一定要同意它的立场,而是能够多一种解读,明白很多历史、政治、社会事件的复杂性,让自己的文化敏感性更强,有更强的批判思维和换位意识。
一些外媒早已感觉到了中国的重要性,要么提供了关于中国的深度内容,要么推出了汉化内容。比如,《纽约客》早在 2006 年开始就推出了Letter from China板块, 两位驻京记者 Peter Hessler(何伟)和 Evan Osnos(欧逸文)写了大量关于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一个处于剧变中的中国,而且也让中国读者了解了一个他们视而不见的国家(何伟中译版《江城》柴静推荐语)。
国际化视野更宽、更善于社交媒体转化、商业嗅觉更灵敏的《经济学人》更是在 2015 年 4 月推出了付费的英汉双语 app 《经济学人商论》,给英文水平有限但又想阅读《经济学人》的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个机会。
2011 年 3 月当时任《纽约客》驻京记者的欧逸文受读库创始人老六的邀请,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报告厅做了题为《纽约客的采写规范》的讲座。当时的分享和观众问答部分都非常精彩。
我几乎每天阅读《经济学人》,差不多每周都会阅读《纽约客》、《纽约时报》和《财新周刊》。
其他媒体如 NPR、BBC、CNN、《卫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外交政策》、《芝加哥论坛报》、《赫芬顿邮报》、《波士顿邮报》、《洛杉矶时报》、The Verge、Tech Crunch、Buzzfeed 等只会从社交媒体上分享的链接点进去阅读,或者搜索关键词或查找具体的问题和话题时才会阅读。
你更推荐直接访问外媒网站,还是通过聚合类网站/app,或者社交媒体阅读?
这个我觉得要看个人习惯和需求了。比如,由于《经济学人》app 的用户体验做得很好,而我又是高频读者,所以绝大部分文章都是在 app 上阅读的。有时候如果我想评论,就会去《经济学人》网站,因为 app 内没有评论功能。
《纽约客》和《纽约时报》主要是直接在官网阅读。这些网站上基本都有一个“相关文章推荐”的板块,遇到有兴趣的我会有选择性地多读一读,挖一挖一些事件背后的背景和有意思的细节。
有时候我会用直接使用谷歌。比如,在看完美国著名橄榄球星辛普森的纪录片后,我列出了心中存疑的几个问题,搜索了审判前后《纽约客》和《纽约时报》的多篇深度报道,从中试着寻找答案。再比如,今年 4 月一篇名为《因为选择了美联航,年近 70 的他被打的满脸是血,拖下飞机》的文章刷频后,我心中充满了不少疑问,通过谷歌从《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赫芬顿邮报》和 CNN 的报道中找到了答案,不仅对这个事件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对这一类事件有了清晰的认识。
此外,我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一些记者和编辑,阅读他们推荐的一些文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推荐就是精选,从中可以反映出他们的兴趣关注点、作为新闻人的嗅觉、以及对一些事件发展趋势的判断和把握。如果没有很多时间的话,读读他们的推荐就够了。
很多人知道看外媒好,但是自己的阅读速度太慢,所以还是渐渐放弃了,最后又回到刷微信。有没有实用的提高外媒阅读的方法?
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其实是阅读目标、方法和习惯。也就是不同的阅读目标应该对应不同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传统英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弊端是,不管阅读目的是什么往往都会过分强调精读和词汇量,而不是真正的阅读能力。
如果阅读的主要目的不是学习英语而是获取资讯,那么就要习惯于跳过生词,尤其是不对理解核心内容构成影响的生词。也就是说,阅读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块是能够分辨哪些生词需要查,哪些不需要查,以及不同的生词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真正重要的单词往往会在文中以同义替换的形式来重复,再加上阅读的时候有语境,很多生词其实不需要查字典就可以解决的。
真正提高英文阅读能力没有捷径,但有一些方法和技巧。比如,我拿到一篇英文文章,一般会先阅读标题、摘要、开头段和每个自然段的段首句。这样一遍下来可能不到一分钟,我就获取了文章最重要的信息,并且把握住了文章的脉络。接下来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预算和兴趣点,去灵活阅读了。有的段落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有的段落如果论点有新意,或者论点有很大的争议性,或者引用了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例证,我就会读得仔细一点。很多时候,我会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体会写作的技法。
下面我以 10 月 26 日《经济学人》亚洲板块一篇关于新西兰新一届政府的短文为例,具体说明下是可以怎样高效快速阅读。
大标题“A government, at last”中只有四个单词和一个逗号,但其实表达了一种非常强烈的释然。熟悉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读者知道这篇演讲雄文的最后一句是,“Free at last! Free at last! Thank God Almighty. We are free at last!” “at last”表示自由姗姗来迟,但还好终于来了。这里的大标题也一样,它暗示的是有很长时间新西兰都没能组成一个政府,现在终于组成了。
读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新西兰政治坎坷,好在刚组成了新政府,有一丝希望,但未来充满挑战。在继续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就可以预判下面可能会写这些点:
新西兰政治为什么如此坎坷? 之前选举有哪些不顺的地方? 这位历史上最年轻的女总理履历如何? 她面临哪些挑战?是否能够胜任?
第一段详细介绍了选举最重要的背景和细节。从第二段段首句可以看出这段肯定会讨论新任总理有哪些承诺,以及这些承诺是如何在年轻人中产生共鸣的。从第三段段首句可以看出新任总理遇到的一大挑战是没有被经济增长惠及到的人群。很明显,第四段肯定会讨论新西兰的移民现状和政策。最后一段会涉及反对党会给新任总理带来的麻烦。
这样读者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点和时间预算,决定详细阅读哪部分,粗略阅读哪部分,哪几段扫读就好。一旦掌握了这样的阅读方法,就能基于信息获取这一目的进行高效快速、有所取舍的阅读。
另外,英语水平有限但想提高的读者不妨《纽约时报》中文网,因为上面有大量中英对照的文章。可以先阅读英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和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先试着结合上下文猜测,然后看一遍中文译文。这样长期坚持阅读,英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够提高。
外媒不光是文字,也有播客和视频节目,对于后两者,有没有推荐的媒体和收听/收看技巧?
资讯类播客我会收听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的Up First,《纽约时报》制作的The Daily和《纽约客》的Politics and More. 听播客要比读新闻难一些,因为阅读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灵活性来把握要点,而如果词汇量不够丰富,又对话题背景知识缺乏了解的话,听播客很容易不知所云,慢慢就听不进去,只能放弃了。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目的是获取资讯的话,可以先从阅读开始。阅读可以帮助储备基本的词汇量,也有助于积累背景知识。等有一定基础之后再开始听播客。
视频我喜欢看 John Oliver 主持的Last Week Tonight with John Oliver和 Bill Maher 主持的Real Time with Bill Maher. 这两款节目都是政治讽刺脱口秀,后者还会经常邀请各种嘉宾,探讨时政话题。我最喜欢的是 John Oliver 的节目。他的节目策划和制作水准非常高,一般会侧重被大众舆论忽略了的但非常重要的议题(比如美国对核废料的处理,美国 50 个州以外的领土的政治权利等),并用非常睿智、幽默、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逗乐观众的同时启发他们思考这些问题。
最让人惊叹的是 John Oliver 严密的逻辑和论证,论据素材的选取,论证的雄辩和创意性。这档节目轻松、有趣,但又承载了教育民众和建设公民社会的目的。很多时候 John Oliver 还会倡导民众就某一议题采取实际行动(比如给议员施压或通过网上请愿)去促进改变。
比如,在 2015 年 3 月美国纪念塞尔玛首次游行(在一系列游行之后美国国会很快就通过了《投票法案》) 50 周年之际,John Oliver 制作了一档节目,提醒观众居住在美国 50 个州以外的 400 多万美国人(其中 98% 是少数族裔)其实没有选举权,这跟这些领地的历史背景以及 100 多年前的法律有关。
开头是一段美属维京群岛的代表在美国国会的演讲视频。这位代表表达了美属维京群岛、波多黎各、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邦等地的美国人对政治权利的诉求。
然后他先从美国观众最熟悉的波多黎各开始,提到了最知名的波多黎各后裔之一、美国高院官 Justice Sotomayor,指出,如果波多黎各作为一个州的线 名。
接着是关岛。他引用了数据和新闻报道的素材说明关岛的形势:美国海军和空军基地占地面积在关岛占了超过四分之一,关岛居民中军人占近 八分之一,2012 年人均医疗预算全美最低。最让人惊叹的是,虽然关岛居民没有投票权,但美国大选前的非正式民意测验(straw poll)显示,关岛居民的投票率竟然高于全美平均值 5 个百分点。
最后是美属萨摩亚。它在美国海外领土中政治权利最小。为了说明这一点,John Oliver 选择了这样一段视频:一位议员在美国国会介绍美属萨摩亚代表的时候,竟然将美属萨摩亚(American Samoa)给读错了。紧接着在一段电视采访中,一位记者表示,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实行属地原则,即在美国 50 个州和海外领土出生的人自动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美属萨摩亚除外。
非常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属萨摩亚的美军征兵站全美第一。即便这样,在美属萨摩亚出生的人拿的是美国国民护照(US national passport),而一般美国人拿的是美国公民护照(US citizen passport)。国民护照最后一页上写着:持证人是美国国民,而非美国公民(The bearer is a United States national, not a United States citizen)。这意味着他们无法选举,无法当陪审员,甚至在有的地区无法成为公立学校的老师。
为了揭露这种荒谬性,John Oliver 选择了一位曾在阿富汗服兵役的美属萨摩亚士兵在美国电视节目《美国达人》上的片段。这位名叫 Paul Ieti 的年轻人表达了对美国的挚爱,用歌声感染了全场观众。John Oliver 说了这样一句话,“If that’s not an American, I don’t think one has ever existed(如果这都不算美国人的话,那我觉得美国人都不曾存在过)。”
最后,他承认了居住在美国海外领土公民政治权利的复杂性,但质疑了选举权缺失的合理性,提醒公众关注这部分的权利。
虽然这个话题非常严肃,但 John Oliver 巧妙地引用了流行文化,做了幽默贴切的类比,进行了夸张的口音和动作模仿,让节目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但题材的选择,节目的制作,论证和论据的呈现也让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用说理和情感让人们关注和重视部分美国公民选举权缺失这个问题。
视频媒体如果构思精巧、制作精良,能产生文字无法产生的效应,和纸媒形成良好的互补。
“媒体食谱”代表分享者个人的口味和习惯,文中内容为各位读者提供参考。欢迎留言推荐“媒体食谱”系列分享人。往期回顾:假装在纽约:疯狂读报,让我成为纽约客|媒体食谱08方可成:把你的邮箱成最好的新闻阅读器|媒体食谱07霍炬:是程序员,也是新闻爱好者|媒体食谱06蓝方:我为什么每天收集鸡汤毒文和谣言|媒体食谱05云涵:一个外国记者如何了解中国|媒体食谱04赵智沉:进入一个陌生领域,方法只有一个|媒体食谱03春节回家,给父母的手机关注这些帐号|媒体食谱特别篇淡豹:写小说需要的细节,我从媒体中获得|媒体食谱02talich:阅读这些美国媒体让我写出《选·美》会员通讯|媒体食谱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