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寻美记当80后迈向不惑,70后奔五,60后退休,50后古稀,中度老龄化社会以不可阻挡之势到来。
8月16日,在第二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上,大家保险集团联袂尼尔森IQ发布的《2023年中国商业养老服务供需洞察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14.9%,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经推算,我国第二波人口生育高峰(1962年-1975年)出生的3.67亿人口将在十年内变老。到203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3%,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积极应对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政策红利之下,养老产业也在不断推进。
有关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的养老床位复合增长达2.2%,但仍与老年人数5.9%的复合增长率仍有不小的差距,导致床位供给不足,2022年仅有503.6万张,约为80岁以上老人数量的八分之一。另一方面却是有效需求的不足,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高达50%。
麦肯锡发布的《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报告——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则显示,我国居民的养老退休愿望很美好,对退休时的财务状况普遍期待较高,有70%的受访者希望达到与退休前相当的生活水平,并愿意拿出较高比例收入作为退休养老储备。
在监管部门积极争取之下,酝酿四年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终于在2022年正式确立,养老第三支柱亦从制度上建立起来。但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开闸后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麦肯锡调研发现,民众对个人养老金的实际购买率仅为8%。从“了解”到“开户”的转化率为45%,从“开户”到最终购买的转化率则仅为23%。
丰满的理想和略显“骨感”的现实的鲜明反差,折射出我国在国内人口加速老龄化、经济复苏乏力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多重挑战下,养老产业面临的诸多困境。
《白皮书》分析认为,当下的养老产业困境,有两大成因,一是传统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的转变需要时间。80后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刚刚退休,还处于活力期,照护父母的商业化需求还未显现;60后和70后家庭,正在用多子女分担的方式勉强延续传统养老模式。
另一方面,城市养老服务结构失衡,目前养老服务费用较高,我国老年人口收入水平偏低,全国平均退休金只有3235元(2020年数据),缺乏商业养老金补充,大多难以支付养老服务费用。
另一个现实还在于,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本市场风险增加的态势下,民众实际购买力下降。《白皮书》指出,民人的资产投资收益率远不及过去30年,未来资产抗通货膨胀难度加大,养老金保值增值难度加大。而在老龄化叠加少子化之下,有效劳动力供给下降,从而推高了劳动力价格。
《白皮书》指出,养老产业市场机制不完善,服务内容匮乏,缺乏资本投入,发展非常滞后, 难以追赶老龄化速度。
《白皮书》指出,养老服务的供给离不开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有效结合。基本养老服务具有普惠性,既要保障适度又要可持续供给。
2022年2月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
半年后发布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要“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逐步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落实同等优惠政策。引导规范金融、地产企业进入养老市场,鼓励养老机构探索各类跨界养老商业模式。
比如,地产公司是通过开发新建或旧改房屋的形式建设住宅型养老社区,为中高端客户提供养老房产,以转让养老房产产权或使用权、会员制、逆抵押贷款等方式促进养老地产销售。
医疗机构则通过配备养老相关设施、增加护理人员等举措,在内部新建下属专业、小型的养老机构,对患有慢性病、健康管理或康复护理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
保险公司以赋能主业为出发点,通过开发建设、租赁改建、外部合作等形式投资养老社区,提供保险+医疗、康复、护理等综合服务。
在社区及居家养老市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的企业主要有三个类型:一是专业居家护理公司,二是以保姆服务为主业、拓展养老服务的家政公司,三是提供智能产品的科技型企业。
其中,居家护理公司主要依靠长护险及政府补贴政策获得微薄利润。科技化平台只做简单的信息收集与发布,筛选整合医疗、护理、送餐、保洁等服务需要消耗大量资本。其既不掌握服务也不掌握客户,很难推行付费服务。而家政公司主要提供居家养老群体的基本家政服务。
尽管养老市场主体众多,《白皮书》指出,我国商业养老市场整体处于发展初期,无法满足差异化服务需求和偏好,处于不断试水和探索阶段。无论是轻资产、重资产、轻重资产结合的养老运营模式,在盈利能力上均面临挑战,短期盈利非常有限甚至亏损,尤其是大中型机构因固定成本无法摊薄因而盈利表现更差,仅有部分小微型机构依托成本优势和政府补贴可实现微幅盈利,加大了供给方破局的难度。
《白皮书》认为,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公司的资金周期长,投资态度稳健,且具有养老金储备和健康管理能力,与养老行业在业务逻辑、资源禀赋上更加契合,与养老服务是直接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具有独特的价值。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中国区保险咨询业务负责人吴晓薇亦认为,横跨保险、健康、养老、资管等经营资质的大保险行业,在与客户构建信任、提供复合型康养产品、构建康养生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整合式优势。
在麦肯锡看来,保险公司参与养老产业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具备金融产品设计、长期资金投资以及自建/合作的康养服务等优势,是康养产业生态的连接者和资源整合者,这也是保险公司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核心优势。
麦肯锡认为,面对养老这个长期且复杂的课题,客户的信赖十分关键。拥有广大代理人队伍的保险公司,在提升客户认知、构建“人与人”的信任感方面更具有优势,是构建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和领航员。其调研发现,受访者在购买养老金融产品时,银行、保险是其最青睐的两大渠道。
基于保险业在养老产业中的优势,麦肯锡建议,大保险行业未来可围绕特定方向进行相关能力建设:
保险公司:基于代理人在构建“人与人”信任关系上的渠道优势,充分展现保险养老产品在“收益保底、叠加保障、领取多样、附加服务”方面的差异化价值主张。
健康险公司:利用健康险拓宽保险公司参与养老的边界,同时整合大健康资源,在老年人中推进“健康管理+保险保障”模式,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控费效力。
养老公司:充分发挥保险公司在养老领域从产品、服务到投资的整合能力,将构建养老生态圈作为保险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险资投资: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业有机结合,可以促进负债端保险业务与资产端投资业务相互融合。
经过多年的探索,保险公司在养老产业上的商业逻辑已日渐清晰。《白皮书》指出,保险公司的商业逻辑体现为促进保险主业发展和养老服务的独立价值两方面。
在促进主业发展方面,保险公司从客户需求出发,通过提供包含风险保障,财富管理和养老服务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客户更多层次的需求,进而实现差异化经营,提升产品规模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