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umovie一说到跑步,相信大家都应该不会觉得陌生。因为参与门槛不高、锻炼效果不错、受环境的影响较小等特点,跑步一直深受大众喜爱。但作为一项大众运动,大家对于跑步的疑问也是不少的,例如“跑步会使小腿粗?”“跑步伤膝盖?”等等。那究竟这些是谣言还是真实的呢?接下来绿瘦专业运动教练为大家解答困惑。
跑步主要涉及骨骼肌的使用,这些肌肉附着在骨骼上,通过收缩来协助完成关节动作或维持姿势。这些肌肉由肌纤维组成,可以分为慢缩肌和快缩肌。慢缩肌有更多的微血管,有氧代谢能力强,抗疲劳能力强,收缩速度慢,力量较小;而快缩肌有氧代谢能力较差,易疲劳,但能够提供强大的无氧代谢能力,收缩速度快,力量较大。
在低强度、长时间的慢跑时,主要使用的是慢缩肌,这会导致肌肉小幅增长,但腿部脂肪减少更为明显,从而使腿部肌肉更结实,腿围变小。相反,高强度、短时间的冲刺短跑主要训练快缩肌,这有可能使腿部变粗。
短跑选手和马拉松选手的体态就是最直观的证据。短跑选手因为着重于腿部的爆发力,需要额外的肌力训练,所以腿部显得特别粗壮;而马拉松选手因为长期进行耐力型有氧训练,大多四肢苗条,小腿并不会特别粗壮。
所以,只要采用正确的跑步方式和适当的运动量,慢跑不仅不会让小腿变粗,反而可以帮助燃烧脂肪,使腿部线条更好看。如果在跑步后感到腿部肌肉变大、腿部肿胀,这通常是因为运动后肌肉充血,只要充分伸展并按摩,很快就能恢复。
跑步作为一项负重运动,不同的跑步姿势会让膝盖承受自身体重的5-12倍的力,而走路时膝盖大约承受2-3倍的力。从数据来看,跑步似乎非常“危险”,但实际上跑步时脚触地的时间比走路短,因此在同样的距离内,跑步和走路对膝盖所带来的负担其实差异不大。
实际上,错误的运动方式和过度的运动量才是造成运动伤害的元凶,而不是跑步本身。正确的跑步姿势建立在强壮的核心肌群与良好的重心转换上。拥有强壮的核心肌群能在跑步时保持身体直立与动作稳定,减轻下肢负担;重心转换则影响跑步过程中膝关节所承受的地面反作用力。当步伐过大或身体过于后仰时,着地的脚在身体重心前方,此时膝盖将承受大多数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
因此,跑步时要控制步幅,身体微微前倾且保持直立,尽量使重心在着地脚与身体的中央,这样就可以让肌肉分担膝盖所要吸收的反作用力,并且配合下肢动作将阻力转换为推进的动力,带动身体前进,不仅避免伤害发生,还能提高跑步效率。
无论是跑步“导致”的小腿粗还是伤膝盖,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没有选择对的跑步方式导致的,希望通过绿瘦的分享,能让大家更科学更专业地了解跑步这项运动,在日常跑步锻炼中减少受伤,获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