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g动漫网盛夏的余热未消,但万物已然悄悄开始了轮变,《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8月7日9时6分迎来“立秋”节气,夏尽秋来,金风渐至,传统意义上的秋天从此开始了。“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送夏迎秋,你准备好了吗?
由于昼夜温差变大,地表水蒸气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立秋后,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感阴而鸣的寒蝉开始鸣叫,好似告诉人们酷暑将要过去了。
“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但“贴秋膘”要适度。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因此有了“贴秋膘”的习俗。专家提醒,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
“啃秋”,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由于夏季流汗较多,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全家人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积暑,免秋来腹泻、闹肚子。
立秋这天洗澡方面很讲究。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有的地方这天还忌讳洗澡。
这些讲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不生秋痱子。因为在立秋后还有“秋老虎”一说,还会热上一段时间,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还会存在。
比如,老苏州人在立秋这一天,就有早上洗温水澡的传统。有的时候,还会从院子里的薄荷树上剪下数片薄荷叶,放在泡澡水里。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山区,有“晒秋”习俗。因为平地少,农民便利用自家窗台、房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晒秋”的秋不仅指秋天,更寓意着丰收和收获的果实。
立秋是自然气候中寒热转换的时间节点,但此时的气候依然炎热多雨,继续保持夏季的特点。“立秋”之后,三伏天还没到尽头,暑气尚未消失,专家提醒,防暑和除湿仍是养生保健的主题,同时要注意养护脾胃。
有人准备贴秋膘。其实,经过整个炎夏,人的胃口还没有彻底恢复,此时急着贴秋膘,肯定是不合适的。为贴秋膘大吃大喝,更不是养生,而是伤身。立秋后,喝蜂蜜水有润肺祛燥的效果。
立秋后,应及时关注亲人的血压。特别提醒一点,立秋后肠胃疾病多发,心脑血管患者一定要保护好肠胃,少吃生冷瓜果,剩饭剩菜最好别吃。因为一旦发生腹泻,就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血压黏稠流动缓慢,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
立秋后,各种水果纷纷上市,葡萄、石榴、苹果、梨等水果都挺好,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摄入量,像苹果、梨等,每天吃一个就够了。
例如深紫色的葡萄,它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抗衰老,对眼睛和心脑血管都有好处。建议带皮吃,因为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更高。葡萄籽也是可以吃的,但肠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吃。
立秋后,白天比夏天更加燥热,因此,防暑祛湿要继续。专家建议吃点清补祛湿的食物。
百合大枣粥:取山药若干,百合40克左右,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将以上原料洗净煮粥,每日喝两次。此粥能补脾和胃。
沙参百合鸭汤:取北沙参30克,百合30克,肥鸭肉15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将鸭肉切成小块,与百合、沙参同入砂锅,加水适量,文火慢炖,待鸭肉熟后调味,饮汤食肉。此汤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立秋时节,暑热逐渐退散,台阶的草丛中有了露珠的点缀,在这小小美景中,怡然自得。
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后的雨水为长久以来的酷暑增添了几分清凉,早晚凉,中午热,是这个时节典型的气候特征。
梧桐叶散落满地,被月色映出萧瑟之景,“立秋”之日,诗人的诗句中,也平添了几分惆怅之感。
秋风初至,侍弄庭前的花朵,晶莹的水珠滴在荷叶之上,如美人初醒,娇憨美好的模样,如这初秋气候般温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