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科非油炸、0反式脂肪并非真的没有脂肪,不要被商家卖点蒙蔽——消费者应多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
食品中有了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的加持,食用者就没有变胖或患病风险了吗?
非油炸、0反式脂肪并非真的没有脂肪,不要被商家卖点蒙蔽——消费者应多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
带有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等标志的食品,受到减肥减脂人群青睐。为迎合消费者,有的不属于高热量的食品,也打上了此类标语,更有商超将此作为卖点。
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这些词汇对于减肥减脂人群并不陌生。不知何时起,越来越多标榜健康的食品加上了这些前缀,跻身健康饮食行列。
食品中有了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的加持,食用者就没有变胖或患病风险了吗?这些食品真如宣传所说那么健康?专业人士表示,非油炸、0反式脂肪并非真的没有脂肪,消费者应多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尽量购买碳水、脂肪成分低的产品,避免长期摄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为控制体重,青岛姑娘程程平时购物时会专门购买明确标注非油炸、0反式脂肪类食品。但最近她看了一些科普文章才知道,非油炸、0反式脂肪并不代表没有脂肪,有的仅是商家的宣传噱头。
健身达人孙前有着3年的减肥经历,日常饮食也会倾向于低卡低脂等食物。对于近几年食品广告中频繁出现的非油炸、0反式脂肪等字样,他表示,自己虽然不具备营养学的专业知识,但也会理性判断,“比如非油炸方便面,即便油含量再低,食材本身也含有碳水、脂肪等成分,这些都是减脂的克星。”
记者发现,一些年轻人习惯通过食品广告和视频博主的介绍,来了解一种食品是否健康,但当提出如何辨别产品是否真的低脂、哪些原料含有反式脂肪等具体问题时,很多人表示不太了解。
登录网络购物平台,搜索非油炸、0反式脂肪等关键字,出现的商品可谓琳琅满目,既有常见的方便面、薯片、果蔬脆,还是坚果、面包,甚至连轻食代餐、山楂糕、荞麦面这些本不属于高热量的食品,也打上了此类宣传标语。
在某大型商超,记者看到很多食品将非油炸、0反式脂肪作为卖点,设计在包装的醒目位置,超市也将此类商品摆放在热门销售区域。对此,该超市负责人表示:“年轻人是方便食品和零食的主力消费群体,他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对于健康饮食也很注重,非油炸、0反式脂肪的食品是很多人的首选。”
油炸、反式脂肪究竟含有哪些有害成分?会对人体带来哪些伤害?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食品卫生所副所长宋旭岩介绍,油炸是一种高温加工的烹饪方式,油温过高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易产生致癌物质,增加人体的油脂摄入量。反式脂肪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大多存在于植物提炼加工出的奶油、起酥油等油脂中,长期食用不仅会导致肥胖、记忆力下降,还会增加血液浓稠度造成血栓。
“薯片、方便面、蛋糕等常见食品,普遍通过油炸和添加含有反式脂肪成分的原料提升口感。”宋旭岩介绍,近几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和国家相关标准的提高,很多商家也在不断优化加工工艺和原料成分。
记者也了解到,为保持食品酥脆的口感,很多商家即使不经过油炸处理,也会加入猪油、棕榈油、椰子油等成分,这些食品的脂肪含量都普遍较高。比如一款主打非油炸、0反式脂肪的芝士玉米脆,其脂肪含量4.4g(19%)、碳水化合物16g(70%)、钠40mg(2%),脂肪和热量都较高。
宋旭岩表示,“反式脂肪分为天然和人造两种,人造反式脂肪主要来源是经过氢化处理的植物油,其中含有反式脂肪。比如酥皮油、人造黄油、代可可脂等,这些出现在配料表中的原料都属于氢化植物油。”宋旭岩说,有些原料本身不含反式脂肪,但是经过加工和化学反应,极有可能转化成反式脂肪,长期摄入也会引发心血管等疾病。
宋旭岩介绍,全球每年有50余万人因冠心病过早死亡,而反式脂肪是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号召要在2023年底消除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反式脂肪,我国规定反式脂肪≤0.3g/100g可标注为0,所以即便有的产品含有相关成分,只要在标准之内也会归为0反式脂肪。
日常消费中,消费者应该如何规避这些陷阱,选择既便捷美味,又健康营养的食品?宋旭岩表示,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或者有减脂需求的人群,可以用橄榄油、亚麻籽油替代动物油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减少油脂和盐的摄入,尽量少吃外卖、预制加工菜和高油脂高热量的食品等。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食品配料表中含有反式脂肪,需要明确标示为“氢化”或“部分氢化”,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方便食品时,不要被非油炸、0反式脂肪等卖点蒙蔽,应该选择配料表中不含“氢化”或“部分氢化”的产品,查看营养成分表中的脂肪、碳水、钠等含量,尽量挑选不含人造奶油、酥皮油、代可可脂等成分的食品,减少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宋旭岩表示,致胖和增加心血管患病几率的因素很多,高糖、高盐、高油脂以及酒精的危害都不容忽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用盐不超过5g,但是很多方便食品中的钠含量都不低,比如一包螺蛳粉的钠含量就达3.7g。”宋旭岩说,即便自己烹饪食材,也要低盐低脂限糖,适量坚持运动,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带有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等标志的食品,受到减肥减脂人群青睐。为迎合消费者,有的不属于高热量的食品,也打上了此类标语,更有商超将此作为卖点。
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这些词汇对于减肥减脂人群并不陌生。不知何时起,越来越多标榜健康的食品加上了这些前缀,跻身健康饮食行列。
食品中有了非油炸、0反式脂肪、低脂的加持,食用者就没有变胖或患病风险了吗?这些食品真如宣传所说那么健康?专业人士表示,非油炸、0反式脂肪并非真的没有脂肪,消费者应多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尽量购买碳水、脂肪成分低的产品,避免长期摄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为控制体重,青岛姑娘程程平时购物时会专门购买明确标注非油炸、0反式脂肪类食品。但最近她看了一些科普文章才知道,非油炸、0反式脂肪并不代表没有脂肪,有的仅是商家的宣传噱头。
健身达人孙前有着3年的减肥经历,日常饮食也会倾向于低卡低脂等食物。对于近几年食品广告中频繁出现的非油炸、0反式脂肪等字样,他表示,自己虽然不具备营养学的专业知识,但也会理性判断,“比如非油炸方便面,即便油含量再低,食材本身也含有碳水、脂肪等成分,这些都是减脂的克星。”
记者发现,一些年轻人习惯通过食品广告和视频博主的介绍,来了解一种食品是否健康,但当提出如何辨别产品是否真的低脂、哪些原料含有反式脂肪等具体问题时,很多人表示不太了解。
登录网络购物平台,搜索非油炸、0反式脂肪等关键字,出现的商品可谓琳琅满目,既有常见的方便面、薯片、果蔬脆,还是坚果、面包,甚至连轻食代餐、山楂糕、荞麦面这些本不属于高热量的食品,也打上了此类宣传标语。
在某大型商超,记者看到很多食品将非油炸、0反式脂肪作为卖点,设计在包装的醒目位置,超市也将此类商品摆放在热门销售区域。对此,该超市负责人表示:“年轻人是方便食品和零食的主力消费群体,他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对于健康饮食也很注重,非油炸、0反式脂肪的食品是很多人的首选。”
油炸、反式脂肪究竟含有哪些有害成分?会对人体带来哪些伤害?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食品卫生所副所长宋旭岩介绍,油炸是一种高温加工的烹饪方式,油温过高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易产生致癌物质,增加人体的油脂摄入量。反式脂肪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大多存在于植物提炼加工出的奶油、起酥油等油脂中,长期食用不仅会导致肥胖、记忆力下降,还会增加血液浓稠度造成血栓。
“薯片、方便面、蛋糕等常见食品,普遍通过油炸和添加含有反式脂肪成分的原料提升口感。”宋旭岩介绍,近几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和国家相关标准的提高,很多商家也在不断优化加工工艺和原料成分。
记者也了解到,为保持食品酥脆的口感,很多商家即使不经过油炸处理,也会加入猪油、棕榈油、椰子油等成分,这些食品的脂肪含量都普遍较高。比如一款主打非油炸、0反式脂肪的芝士玉米脆,其脂肪含量4.4g(19%)、碳水化合物16g(70%)、钠40mg(2%),脂肪和热量都较高。
宋旭岩表示,“反式脂肪分为天然和人造两种,人造反式脂肪主要来源是经过氢化处理的植物油,其中含有反式脂肪。比如酥皮油、人造黄油、代可可脂等,这些出现在配料表中的原料都属于氢化植物油。”宋旭岩说,有些原料本身不含反式脂肪,但是经过加工和化学反应,极有可能转化成反式脂肪,长期摄入也会引发心血管等疾病。
宋旭岩介绍,全球每年有50余万人因冠心病过早死亡,而反式脂肪是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号召要在2023年底消除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反式脂肪,我国规定反式脂肪≤0.3g/100g可标注为0,所以即便有的产品含有相关成分,只要在标准之内也会归为0反式脂肪。
日常消费中,消费者应该如何规避这些陷阱,选择既便捷美味,又健康营养的食品?宋旭岩表示,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或者有减脂需求的人群,可以用橄榄油、亚麻籽油替代动物油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减少油脂和盐的摄入,尽量少吃外卖、预制加工菜和高油脂高热量的食品等。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食品配料表中含有反式脂肪,需要明确标示为“氢化”或“部分氢化”,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方便食品时,不要被非油炸、0反式脂肪等卖点蒙蔽,应该选择配料表中不含“氢化”或“部分氢化”的产品,查看营养成分表中的脂肪、碳水、钠等含量,尽量挑选不含人造奶油、酥皮油、代可可脂等成分的食品,减少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宋旭岩表示,致胖和增加心血管患病几率的因素很多,高糖、高盐、高油脂以及酒精的危害都不容忽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用盐不超过5g,但是很多方便食品中的钠含量都不低,比如一包螺蛳粉的钠含量就达3.7g。”宋旭岩说,即便自己烹饪食材,也要低盐低脂限糖,适量坚持运动,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